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ID:39825650

大小:22.4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2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_第1页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_第2页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_第3页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_第4页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提问:1.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新课讲授〉一、理

2、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

3、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为新的现实。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投影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含义: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

4、、“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青年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社会理想是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定社会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我国现阶段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学生讨论)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从邓亚萍的成功经历,说明个人理想是和时代发展

5、以及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相结合,综合反映每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日本侵华时期,梅兰芳蓄胡明志,坚决不给日本人唱戏;而汪精卫则成立了伪政府,为日本侵华服务。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谭千秋老师,还有只顾自己逃生的“范跑跑”??从这些事实中,我们看到任何人的个人理想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从我们的飞天之梦的实现,可以看到是许许多多的航天人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圆梦的。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理想是以个人理想为基础的。请你分析一下这

6、句话。(学生分析)三、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领我们走到黎明。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2.情感态度观念: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3.运用: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教学重点】1.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2.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需具备的意志与责任。【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

7、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启发思考)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128页《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的故事,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学生:讨论(略)。教师:在主观条件上,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板书)教师:同学们看教材,回答理想信念的关系是怎样的?1.理想信念的关系(板书)学生: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