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

ID:39848120

大小:5.1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7-13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_第1页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_第2页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_第3页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_第4页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史时空整合线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阶级矛盾又居主导地位。二、19世纪60年代~2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及上升。政治经济思想清政府开始采取对外“和好”的政策,不断妥协,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央政府完全半殖民地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得到了壮大,不断地进行抗争和探索,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表现为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3、化程度越来越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学习日本搞君主立宪,再到学习英美搞民主共和,中国的思想不断解放。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三、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政治经济思想表现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替

4、改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表现为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发展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播,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四、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阶段特征: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民大革命开展。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五四运

5、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五、192

6、7~1937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时期。阶段特征:包括1927年7月~1937年7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这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同时,采取一系列整顿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外交方面,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

7、争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现战略转移。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民族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六、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阶段特征: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间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关系等。抗日战争历经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

8、全面抗战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1.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军分路侵入中国领土,对中国正面战场的进攻达到顶点;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2.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