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ID:39848502

大小:7.45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9-07-13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_第1页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_第2页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_第3页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_第4页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国教育史绪论历史能使一个年轻人变成既没有皱纹又没有白发的老人;使他具有老年人所特有的经验,但没有年老带来的疾病和不便之处;使他能对过去和现代的事情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对将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测。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西塞罗“读史使人明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没有历史,人类又是什么呢?不懂历史,人类又懂得什么呢?当您学习教育史时,就会感到,人类教育的历史放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辉映着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的征程……一、

2、课程目的1.了解并认识外国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初步掌握外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史实与理路;2.认识不同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外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3.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具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4.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5.学习外国教育家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执著、激情、感人事迹和奉献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教育史包括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

3、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古罗马的教育;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第二部分:近代教育史包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和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三部分:现代教育史包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20世纪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以及日本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蒙台梭利、杜威、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参考资料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六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2.吴

4、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大等四院校教育系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6.《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1-4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国家精品课程网(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http://www

5、.jingpinke.com/xpe/portal/20a4bb00-1188-1000-8b6c-ac9dee625938?第一章远古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主要内容教育的起源与原始社会的教育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与教育一、教育的起源与原始社会的教育(一)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主要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是“一种扎根于本能的无可避免的行为”。教育过程是按照生物

6、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代表作: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动物之教育》;沛西·能的《教育原理》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等。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是在人类生存和劳动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这种活动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二)

7、原始社会的教育[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军事民主时期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群时期(前氏族公社时期)易洛魁人易洛魁人于1570年组成易洛魁联盟,易洛魁人生活在美国纽约州、威斯康星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易洛魁人长期实行母系氏族制,亲属关系按母系确定,经济活动也以母亲为中心,妇女地位比较高。易洛魁人以农耕闻名,也从事渔猎、畜牧和制陶、编筐等手工业。1.前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原始部落的公有形式(1)教育上性别差异的出现,男女儿童按照劳

8、动分工接受教育。(2)原始部落的教育内容: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青年之家”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3.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的分化。男子劳动占主导地位。教育内容增加伦理道德、军事体育,“成丁礼”。打猎捕鱼建造房屋4.军事民主时期的教育特权阶层开始出现。随着阶级萌芽的出现,出现了阶级教育的萌芽,原始社会的教育开始逐渐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2.教育与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