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

ID:39856577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3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_第1页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_第2页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_第3页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6岁儿童应该具备的能力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父母的共识,6岁儿童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在思维方面:有些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归类的能力。比如同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猫。”只有6岁的儿童会说:“猫浑身长着毛、有胡子,喜欢吃鱼,会抓老鼠。”而6岁以前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某种特征。  这个例子说明儿童到了学龄前期的晚期,儿童的思维已由初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仅考虑到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认识其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这为入学后语言、文字的学习做了准备。  观察、注意、记忆:逐渐

2、发展了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能力,这些能力均有益于入学后的学习。  语言:6岁儿童约能掌握3500个词汇,量词的正确使用率显著高于5岁儿童,副词的应用不但更经常也更多样化、更准确,能恰当地使用“根本”、“简直”、“大概”、“永远”等副词,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对代词、助词的运用比以前更为得当。由于词汇和句子的质量有显著提高,在讲述事情时内容更丰富、句法更正确、语言更连贯、层次也更清楚。此时能把1套3~5张的图片。按情节顺序做出正确排列并进行有头有尾的叙述,使听者能领会。出声的自言自语开始减少,逐渐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有些6

3、岁儿童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言语。开始识字。  数的概念:大部分6岁儿童能掌握20以内的数概念,能按成人的要求从一群物体中取出20个。能将1~10的阿拉伯数字依正确顺序排列起来并开始能够不依靠实物运用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时间知觉:对一周的时序基本都能掌握,在辨别“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础上,开始延伸到能辨别“后天”、“前天”、“”大前天“。最难掌握的是认识钟点,只有很少数的6岁儿童认识钟表,会报出时间。  空间知觉:大多数6岁儿童能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地把自己的左右方位和词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最初的左右概念,但常常只限于自身的方位。

4、而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方位。  社会性发展:6岁儿童的游戏更有计划性,喜欢用简单的工具,如滑轮、横杆等来玩建筑性游戏,也开始玩用言语推理的游戏(猜谜语);能自己选择朋友,当小伙伴出现困难时,会加以安慰并给予帮助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快乐及爱等,而在游戏中发生的争执,一般都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不需成人监督。  6岁儿童开始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拟定一个目标去实行,如制定一个“每晚不需提醒就刷牙”的目标,然后自己画个图表。每天做到后就打个钩,定期检查。父母应对儿童按目标执行的行为给以鼓励。生活自理:6岁儿童除了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外,还能在家中及幼儿园

5、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够独自去邻居家及旁边的商店;懂得过马路时先看红绿灯及两边,要走斑马线;认识男女洗手间的标志,选择正确入口;坐车会主动系上安全带。 给6岁儿童的父母的建议:  1.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鼓励和督促孩子,上课时用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不敷衍。爱惜书本及学习用品,保持清洁整齐,每晚睡前整理自己的书包做好次日上学的准备。孩子能做到这些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和老师的赞扬,这些又能进一步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取得更大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合理的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保证孩

6、子做到按时吃饭、按时睡眠和起床,准时到校。课后回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做功课和游戏的时间。建议父母不给孩子额外增加作业,如果课余时间完全被功课占满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会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效果与父母的期望适得其反。孩子做功课时,要给他创造安静的环境,父母来回走动、谈话、看电视均会造成孩子分心,影响他的有意注意的发展。对孩子的作业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孩子有困难时可给予提示。鼓励他自己思考解决。从上学开始就鼓励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的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情感:一般刚入学的儿童都

7、是非常喜欢和尊敬老师的,对老师的情感常常是推动儿童喜欢上学、努力学习的动力。老师和父母都应重视这份情感。有时父母常说自己的孩子。”我讲话你一点都不听,老师的话跟圣旨似的!“这种消极的语言不讲为妙。当然,父母在孩子面前议论和批评老师更是不恰当的。  4.父母与教师即时沟通、密切配合:孩子刚入学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上课时讲话、忘记老师留下了哪些作业等等。如教师与父母能及时沟通、步调一致地去帮助孩子。很多问题都能尽早解决。不至于拖延成不易解决的难题。还应强调的一点是不允许孩子在学校与家中有相反的行为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