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

ID:39857162

大小:57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13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_第1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_第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_第3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_第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漳浦一中高三年余文生二课时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三、现代文阅读(12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六、写作(70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本板块考试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1、评价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答题步骤与方法(《核P43》)鉴赏

2、形象型: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形象?为何描写这一形象?步骤:(1)找到描写形象的相关词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2)用精练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3)结合诗歌情意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鉴赏意境型: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步骤:(1)抓住主景物,合理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2)用一个简练的术语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3)根据意境氛围特点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氓之妻、屈原、白居易、

3、陆游、李煜、李清照等)(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氓、琵琶女、刘兰芝、李凭等)二、事物形象(柳、梅、竹、雁、蝉、杜鹃)三、景物形象(春江花月夜、蜀道险境、赤壁美景等)形象可分为三种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

4、曲(送别的歌声)。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木芙蓉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

5、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何不同?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没视其为愁苦校园里的花的形象分析课堂研讨(《核P4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一江秋色无人问,柔橹风前语夜深。题: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课堂研讨(《核P4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

6、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一江秋色无人问,柔橹风前语夜深。题: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答: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2008年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

7、意趣(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答题存在的问题《总复习指导(第二轮)》P781、诗歌常识积累匮乏;2、不能准确理解诗意;3、语言表达不够规范;4、缺乏生活常识的储备。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问题:或少了对诗歌展现的画面进行描述,或少了对意境特点的概括。(1)此诗描绘了一激荡美丽的初春景象:---(还原描述)。(2)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3)表现了主讲诗

8、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本板块考试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1、评价中国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鉴赏中国古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语言第二课时语言赏析示例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