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ID:39871053

大小:3.9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13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1页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2页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3页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4页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史前时期和先秦时期 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⒈关于耕作方式:⑴耕作方式的演变……⑵农业耕作方式何时开始改变?⑶刀耕火种及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具体表现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⒉关于土地制度:⑴井田制的利弊⑵为什么要废除井田制?为什么“废井田,开阡陌”没有遭到贵族势力的反对而停止实行?⑶井田制下为什么会出现私田?跟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有什么关系?⑷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只有秦国吗?⑸春秋战国时期,在实行土地私有制后,土地所有权归地主还是国君?如果归地主,为什么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

2、说法?如果归国君,为什么这个制度会被称为土地私有制?⑹土地兼并是由土地私有制造成的吗?⑺井田制和均田制的区别答疑解惑(根据智学网作业归纳整理):⒊关于小农经济:⑴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⑵小农经济为什么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好几口人,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

3、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2014·福建高考)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2013·江苏高考)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

4、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题干材料叙述了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因此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也不能由此断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C项表述错误。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铁农具,但不能因此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该地,排除D项。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项。(2013·海南单科·8)下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解析】读图分析,图片上面铁犁牛耕,下

5、面是女子纺织,放在一起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故选B。【答案】B(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

6、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答案】D(2012·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

7、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答案】D(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