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

ID:39872240

大小:25.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3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_第1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_第2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_第3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_第4页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浅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条件在全面地观察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西方敌对势力对苏联政权采取了不间断的干涉及遏制。首先是公开支持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此类的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代理人,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即戈尔巴乔夫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大肆蔓延,致使党内发生大规模思想混乱,党员对自我信仰和国家前途产生怀疑。关于这个,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季诺维夫就亲口承认过:“没有西方的支持,戈尔巴乔夫分子和激进分子恐怕一个月都坚持不了,他们之

2、所以能维持下去,只是因为他们按西方的意志行事其次是关注及培植苏联境内的反对派势力,援助他们加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影响,从内部推动苏联解体。再次是积极同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的经济实力。最后通过纠结对苏联进行援助的国家一致中断对苏援助,向苏联施加经济压力,加重苏联国内经济危机。由此看出,在促成苏联解体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就是这样通过“思想上谋杀、政治上捧杀、经济上扼杀”一步步将苏联推向万劫不复。但从另一个侧面来想,帝国主义借和平演变来实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至少有40年历

3、史,但到90年代初才在苏联看到效果。显而易见尽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具有相当的杀伤性,但是这始终是外因,国内因素才是发生苏联演变的决定性推动力。(二)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国家,在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无任何先例可供借鉴,本能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问题非但未能及时解决,反而被遗留下来,最终积重难返。因此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1.经济领域的问题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苏联的经济领域有两个较

4、为突出的问题。其一是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二是苏联国内固有的单一所有制指令性经济。此外在当时还存在严重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官僚特权阶层。以上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已经造成生产停滞。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加速”战略,但是改革仍没有逃脱原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老路,同时又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缺乏有效的举措和正确方向,加之在制定政策上朝令夕改,许多政策都没有落实到位。最终导致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经济发展速度一再下降。经济改革遭遇困境,为私有化的出现和蔓延提供了温床

5、。1990年8月初,“沙塔林方案”的出台,要求500天内实现经济全盘自由化和私有化。尽管私有化浪潮推行缓慢,但却造成了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私有化未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而造成经济形势严重恶化,1989年起经济增长逐月下降,1990苏联经济出现二战后第一次负增长,经济状况不断亮起红灯,苏联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人民群众对苏共经济改革不力的不满,为敌对势力煽动群众,制造动乱颠覆苏联制度创造了可乘之机。2.政治领域内苏共中央和敌对势力里应外合促成苏联解体自斯大林时期起,苏联的政治体制中就存在党政不分和

6、政企不分等问题,这引起的职权不清,权力滥用,不利于发扬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领域的僵化,个人崇拜盛行。此外在当时还存在严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问题,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运动”使干部队伍遭到严重冲击,同时也使人民的心灵遭到极大的创伤,这破坏了苏共的形象。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不但没有对政治体制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反而给了苏联国家的致命一击。在戈尔巴乔夫所倡导的“新口号”之下,首先是1986年开始苏联出现了大量各种非正式组织,这些后来成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推动力;其次苏共中央在十九大上将“人道的民主的

7、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目标和最终理想”,完全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和社会主义的道路;再次苏共还仿效西方议会制筹备了全苏人民代表选举,将忠诚信仰的共产党员替换为反对派;不久后在第一次跨地区议员团代表会议上,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反对派的力量进入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了真正实现多党制,废除苏共的一党专政,民主派人士还提出废除明文规定苏共领导地位的宪法第六条,经过“多番努力”,苏共领导地位的宪法保障没有了。就这样作为苏共党员,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将苏联国家大厦的顶梁柱给拆掉了,实现了对苏联政治体制的

8、全面改造。一年以后最高苏维埃投票取消了苏联。3.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错误为苏联解体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是“公开性”“言论多样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口号,以呼应政治体制改革。“公开性”的提法在苏联早已有之,曾经的“公开性”指导原则是借有限的公开使人民更多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思想,以促进政治的健康清明。但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成了“无限制的,专门揭露党和国家的阴暗面,抨击苏共、苏联国家的工具。为了实践“公开性”,甚至将1939年苏德秘密条约中关于将波罗的海三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