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

ID:39875681

大小:32.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3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_第1页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_第2页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_第3页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_第4页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四圣心源》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摘要:《四圣心源》的自拟方遣药简洁,配伍精当,施之临床,效如桴鼓,体现了黄氏独特的用药思路,堪为后学师法之楷模。本文从六气治法、顾护中气、健脾调中、注重疏肝、扶阳抑阴五个方面,结合临床案例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对于传承黄氏学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关键词:四圣心源;黄元御;用药思路《四圣心源》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扛鼎之作,不但立论明确,阐释透彻,而且文笔精炼,风格独特,具有广博、深邃的学术思想,颇受后世医家尊崇与青睐。黄氏发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微旨,一脉相

2、承,前后融贯,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尊古崇圣之特色,跃然纸上。尤其是书中自拟方颇多,然审其源流,悉宗四圣之旨,遣药简洁,配伍精当,施之临床,效如桴鼓,集中体现了黄氏独特的用药思路,堪为后学师法之楷模。笔者不揣浅陋,拟从六气治法、顾护中气、健脾调中、注重疏肝、扶阳抑阴五个方面,结合临床案例来深刻解读黄元御的用药思路,为弘扬黄氏学术、提高中医疗效而阐述一己之见,抛砖引玉,仅供批评与指正。一、六经司化为主,独创六气治法《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曰:“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

3、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1】《伤寒论》虽以六经统病,但与六气相对应,气化一直是贯穿始终的。气化即指六气司化,是由气以化水,由气以行水。气化,首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2】气化是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体现。黄元御认为人有十二经,因司化者六经,从化者六经,而从化者不司气化,总以司化为主,所以十二经统于六气。他在“六气偏见”指出:“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

4、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3】为方便学者理解与记忆,黄氏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气治法”,其具体内容如下:治厥阴风木法―桂枝苓胶汤(甘草、桂枝、白芍、茯苓、当归、阿胶、生姜、大枣);治少阴君火法―黄连丹皮汤(黄连、白芍、生地、丹皮);治少阳相火法―柴胡芍药汤(柴胡、黄芩、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白芍);治太阴湿土法―术甘苓泽汤(甘草、茯苓、白术、泽泻);治阳明燥金法―百合五味汤(百合、石膏、麦冬、五味);治太阳寒水法―苓甘姜附汤(甘草、茯苓、干姜、附子)考“六气治法”实源自《伤

5、寒论》,也是黄氏研究仲景学说的心得体会。他的这种用药思路对后世很有启迪。笔者临证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按黄氏的用药思路辨证立法组方,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然,黄氏并不希望后学墨守陈规,不会灵活运用,因此他的“六气治法”也有随症加减,如治厥阴风木法“上热加黄芩,下寒加干姜、附子”;治少阴君火法“若有下寒,当用椒、附”;治太阳寒水法“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又如“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此乃貌似高深的点睛之笔,但证之临床,颇有应验。案例1患者李某,女,28岁,2010年4月16日初诊。主诉:心烦少眠,口干喜饮

6、,经常喝冰镇饮料,脾气急躁,月经错后,经行腹痛,量少色暗,纳少便溏,舌紫暗尖红苔薄黄,脉滑数。婚后两年未孕,多方求治不效。辨证属心火亢盛,下元虚寒,兼肝郁脾虚。治当温肾健脾,疏肝理气,引火归元,处方:附子30g(先煎30分),干姜15g,桂枝10g,柴胡10g,乌药10g,青皮10g,泽兰15g,川牛膝15g,炒白术12g,刘寄奴15g,元胡15g,炒王不留10g,红花6g,夜交藤30g,合欢花10g。水煎服,7剂。1周后复诊:心烦、口干好转,睡眠稍改善,余如前述。效不更方,守原方加灯芯草5g继服7剂,诸症大减,喝水正常

7、,月经量增,色转鲜红。经先后调治近2月而基本痊愈,半年后其母来看病,告知李某已怀孕数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按:此类上热下寒、本虚标实的病症在临床时常可见,辨证的关键应以肾阳不足、下元虚寒为主,而不是心火独亢或肝郁化火的那一面,故敢力排众议,大胆投用附子、干姜、桂枝以温肾扶阳,使上炎之心火得以下潜,则肾水不寒而上承于心,以奏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效也。二、治疗内伤杂病,首在顾护中气任何疾病的发生不外乎外感与内伤,而内伤杂证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由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可见一斑,因此他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8、论断。秉承东垣学说之衣钵,历代不少医家在临床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黄元御堪称其中之佼佼者。他阐发东垣学说之微旨,既精辟又中肯,发前人所未发。如“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合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热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4】中气是指中焦脾胃之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