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ID:39909262

大小:1.1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14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3·北京文综·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洋纱的进口日多问题。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

2、楚等地,可知A表述错误;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B选项的结论依据题干史实得不出这样的结论。C选项也依据“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就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故正确答案选D。【答案】D2.(2013·四川文综·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

3、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考点】晚晴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本题是数据表格题,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从图表数据看: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项表述错误,排除;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项错误;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答案】B3.(2013·重庆文综·6)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4、(  )-25-图1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析】此题是图标题中的柱状图,此类题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并利用图示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从图示看出1839年~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不是很高,说明英国工业品在华滞销。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符合题意。【答案】B4.(2013·全

5、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答案】B5.(2013·安徽文综

6、·15)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5-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官僚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以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排除A;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C;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7、【答案】B6.(2013·福建文综·19)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题目,涉及的时间范畴是1912——1915年,事件是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的减少。可用排除法解题,A选项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时;B选项是在19世纪末;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所以D也排

8、除。【答案】C7.(2013·四川文综·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