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小叙

农业发展小叙

ID:39921825

大小:8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农业发展小叙_第1页
农业发展小叙_第2页
农业发展小叙_第3页
农业发展小叙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业发展小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人类最早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谋取食物。早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主要是以采集、狩猎和捕捞方式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现成的食物。采集的主要对象是植物果实和种籽,狩猎和捕捞的主要对象是野生动物和鱼虾之类的水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有些植物种籽失落在地上,第二年还能发芽、生长、结籽,于是有了植物种植。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人们有意识的播种,终于把食用的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开始了原始的种植业。        中国是

2、世界上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的中心之一。许多粮食作物是中国古代人类最早从野生植物中选育而成。        中国最早出现的粮食作物,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南方以水田作物稻为代表,北方以旱地作物粟、麦为代表,均起源于中国。麦古代是小麦和大麦的通称。大豆又称菽,起源中国,距今有5000年历史。高粱起源于非洲中部、印度和中国西部的干旱地区,在中国有6000年的历史。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和秘鲁,明代中叶传入中国,距今有800年的历史。甘薯起源于中美洲,是古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明

3、代万历初年自菲律宾传入中国,距今有400年的历史。粮食字是用各种五谷杂粮颗粒制作而成的一种特殊之书画艺术品。起源于清朝末年劳动人民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能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而创制的一种民间艺术,曾作为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所奉之特殊贡品。粮食艺术字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外粮食文化艺术史上的空白,开辟了书画领域的新派别,受到了国内外有识之士及收藏家的赞美与青睐,并纷纷购买收藏。作品远销于北京、上海、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仿“毛体”书法诗词,更是倍受欢迎。现已被文化部、农业部、国土资源

4、部、北京民俗艺术博物馆、香港众艺苑、台湾民艺社等十多家单位收藏,并在《中国文化报》、《香港青年报》等报刊专题报导,被堪称中华一绝,中外粮食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经国家专利局审核,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产品。粮食艺术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是一种纯手工工艺。如同刺绣一样精细,每一粒都要恰到好处,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艺术风格,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名人书法、字画、警句、格言、诗词等不同内容,用于真、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制作成一幅幅灵动飘逸、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作品不仅具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也具有南

5、方的细腻、清雅,真可谓气势雄伟、精湛绝伦,是其它作品无法企及的。粮食艺术字其实也是一门很奇妙的艺术,同一个底稿,不同的人做出的效果绝对不同。因为每一粒粮食的大小、粗细都不同,再加上摆放方向的差异,所以天底下没有两幅完全相同的粮食字画。其作品的制作全部是用手工,从选粒到浸泡、风干(晾晒)、制版、做字、防腐(封面)等7道工序,可达到防虫蛀、防腐蚀,不褪色、不变形长久保存。粮食字的出现,带给全社会的是一场艺术革命。粮食代表中国九亿农民,粮食是我们的生命,是农民的财富,用代表农民化身的粮食仿制毛泽东书法,古

6、代名人字画等作品,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亲切感,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其作品广泛运用于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豪华装饰;也是婚庆、寿宴珍藏、馈赠之最佳礼品。目前,粮食字画已远销欧美,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并被文化部、故宫收藏。粮食字画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又一艺术奇葩。粮食艺术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装饰品,为人类文化艺术装饰行业增色添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会议厅,挂上粮食字画能充分体现公仆的为民情怀,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时刻放在心里,站在最大多数

7、人民的一面,其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字画用五谷杂粮所创作,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落尽繁华、一派天然、淳朴亲切,为装修装饰行业独树一帜,增色添辉;酒店宾馆、农家饭庄等饮食行业,挂上粮食字画,有天然融合的独特韵味,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生活中的人们都需要至情至爱的关怀,其作为礼品赠送友人,能体现最纯真、最朴实、最信誉的感情与友情。粮食种植业的起源一、      现代粮食生产基本流程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加工二、      种植与粮食种植业只要存在从播种到采集的过程的活动就可以说是种植活

8、动。以种植谷物来获取食物的产业就叫粮食种植业。收割是采集活动。三、      粮食种植业起源的标志问题1、      关于谷粒存在的发现已有的考古发现中,如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几粒稻谷,西安半坡遗址陶罐中保存一大罐粟,不管发现的粮食的数量是多是少,并无质的的区别。均无法证明这是人类种植出来的,只能证明这是人类采集到的。关于栽培稻种类的鉴定也是无标志意义的。因为任何所谓“栽培”稻种的进化都可以在自然界完成,无需人力“栽培”也行。2、      关于各种工具的发现细石器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