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

ID:39927671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5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_第1页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_第2页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_第3页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_第4页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中市文化产业概况一、文化资源汉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文化积淀厚重,其历史文脉可以凝炼为四大特色:栈道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红色抗战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1)栈道文化。汉中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褒斜栈道是中华栈道的发祥地。早在三皇五帝时代,褒谷就是川陕间的交通要道。在汉代,由汉中至关中的栈道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汉中到四川的栈道有金牛道和米仓道;汉中到甘肃的栈道有白水道。这些栈道中以兴修于西汉中叶的褒斜道最为有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语就源于此。千里栈道

2、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汉中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的深远价值可以跟塞北长城相媲美。(2)两汉三国文化。汉水是中国的一条文化大河,汉水流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文化正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西汉,是名副其实的西汉王朝发祥地。这一历史文化地位,不仅激励着汉中人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诞生了以张骞、李固为代表的一批中华英豪,而且吸引了韩信、张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在此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使得两汉三国时期的汉中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直到今天,汉中的古两汉

3、三国文化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在东亚文化圈和世界华人之中,仍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汉中最宝贵的历史文脉资源。(3)红色抗战文化。上个世纪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汉中有众多的革命志士响应并投身其中,从这里走出了何挺颖、陈锦章、陈浅伦等革命英烈。1932年,红四方面军来到汉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城固、西乡、南郑、宁强和镇巴等地现在都还有很多的革命遗迹。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蒋介石、李宗仁等政治军事人物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汉中成为抗日的

4、重要后方基地,西北联合大学、黄埔分校等大批高等院校和文化团体相继迁来汉中,汉中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成为仅次于陪都重庆的军事、文化及战备后方。(4)地域民俗文化。汉中地处我国地域文化的南北交汇带,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楚、蜀、秦文化烙印。民间戏剧既有洋县秦腔又有汉调桄桄;民歌既有带川味的镇巴民歌,又有兼具川甘味的宁(强)留(坝)勉(县)山歌;民居既有宽廊大院、门悬木雕的明清古居和羌藏风情的青木川碉垒式大院,又有城固韩家祠堂的独门小院和具有苏杭风情的青砖波形墙建筑群,还有城固古路坝和褒城天主教堂等

5、西洋式建筑;民间工艺有南郑高庄的棕箱、黄官的藤编竹器、高家岭的土陶瓦罐、勉县新铺镇的绣花枕头和留坝的龙头拐杖;民间艺术有洋县的社火芯子、城固的高跷和龙江的女子草龙等;还有如羌族特色的宁强饮食、西乡回民和镇巴苗民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张骞墓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分别是勉县的武侯祠、城固县的李固墓等。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6项,

6、分别是汉调桄桄、镇巴民歌、洋县悬台社火、洋县杆架花焰火、洋县佛教音乐、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2008年11月,汉中被文化部确定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59项,包括洋县谢村黄酒酿造工艺、宁强王家核桃馍制作技艺、镇巴渔鼓等。市级非遗代表作项目75项,包括西乡地围子、汉中面皮等。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汉中市认真贯彻中省相关精神,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依靠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了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的格局得到不断完善。成立了汉中闻博传媒有

7、限公司、汉中广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广传媒有限公司、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改制文化企业。加大市场主体建设、加快文化市场培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并稳步发展。初步形成涵括歌舞娱乐、文艺演出、网络文化、游戏游艺、音像制品、艺术培训、美术品经营、印刷复制、出版发行、文化节会、文化旅游、广告影视传媒共12个门类的文化经营业态。全市文化市场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00多个,从业人员1.5万人,经营场所面积3.2亿㎡,投入资金4.1亿元,年经营额3.89亿元

8、。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7310万元(包含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占GDP比重的1.14%,除上交税费外,文化产业还充分体现了其带动效应,有效带动了社会就业、房产业、通讯业、服务业、水电业、广告业、交通旅游业等多项社会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市共有1个省文化产业示范点和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点,进一步示范和带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三、文化发展优惠政策1、改革转制后的文化单位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2、把引资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列入招商引资的重要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