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同步练习

《六国论》同步练习

ID:39935702

大小:3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5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1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2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3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4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lǜ)赂秦耶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思厥(jué)先祖父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

2、却之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③⑥ D.③④⑤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以地事秦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⑧胜

3、负之数,存亡之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6.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①②③④读音相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D.①②③④读音相同,①②③④意义不一样。7、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D、向使

4、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败二次而打胜三次。B、是故燕国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胜利失败的命运,生存、死亡的道理,应当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实的。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

5、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应当)然。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B、以地事秦同,犹抱薪救火。刺客不行,良将犹在。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1、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  )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先辈创业艰难,后

6、人守业不易。C、先辈创业艰苦,成就功业有限。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