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ID:39935988

大小:2.46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15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_第3页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_第4页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清明时节雨纷纷,◆爆竹声中一岁除,◆独在异乡为异客,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风送暖入屠苏。每逢佳节倍思亲。《乞巧》《嫦娥》《乞巧》乞巧乞巧节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qǐ乞巧林杰xiāoxiāo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织女心灵手巧,她织的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

2、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的不得了。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

3、。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七夕”是指每年()的乞巧节,碧霄是指()。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第二课时qǐ乞

4、巧林杰xiāoxiāo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李商隐zhú云母屏风烛影深,xiǎo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想必悔恨当

5、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晓屏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民间故事真神奇有趣,我要去找一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