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沁园春·雪》

(人教版)《沁园春·雪》

ID:39952093

大小:44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5

(人教版)《沁园春·雪》_第1页
(人教版)《沁园春·雪》_第2页
(人教版)《沁园春·雪》_第3页
(人教版)《沁园春·雪》_第4页
(人教版)《沁园春·雪》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沁园春·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沁园春写作背景简介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

2、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沁园春·雪一词写作的时间就在此时》此时的毛泽东意气风发,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

3、必胜的信心。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认真品味作品,体会作者的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2.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3.以读促背。提问(一)(一)问:作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词?(请一名同学读预习提示)教师总结:这首词写于1936年,当时我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连续“围剿”,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在陕北看大雪时写下了这首热情歌颂祖国山河,歌颂当代革

4、命英雄的壮丽诗篇。读上阙问:哪几句总写了北国风光?前三句总写了北方的雪景:一望无垠的大地,大雪飘飞,如此景象应是十分壮观啊。注意:“千里”“万里”的含义并非实指。——出示雪景图片,就图片评论理解问:那个词能表现出作者的立足点?望(登高远眺),还表现了作者顶天立地的形象。作者望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长城怎样,大河怎样?(惟、顿)理解表达效果惟:表达准确,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见了。顿:突出天寒地冻,表达出结冰速度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山怎样,原怎样?“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问: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5、)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两个比喻把原本不动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动态之感。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景物呢?明确:①视觉因素。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山势起伏有动感。②精神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理解“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前两句把静景化为动景,这里再用拟人把群山高原的顽强性格体现了出来,这更是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这不由使我想起《白杨礼赞》中赞美北方农民的一句话“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

6、进的精神。”问:作者为什么要以长城、黄河、山、原这些景来写北国风光?为什么不用别的景物?如让你介绍家乡麻城你会怎么介绍?(选一两处有代表性的地方)这些景物能代表北国风光,形象非常雄伟,可以象征我们伟大的祖国。大雪纷飞时的景象我们已经看见了,那么雪后初晴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思考词人把北国风光比成少女,用了比喻修辞,这景象是作者看到的吗?由哪句话表现出来?由“须晴日”表现出是作者想象的,此处写景是虚写。问:作者在写了眼前的实景之后,为什么还要写想象中的虚景?当时我工农红军反“围剿”成功,但革命仍未完全胜利,然而作者的眼中已

7、看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作为领导全中国走向胜利的伟大领袖,此时已经在对未来憧憬了,革命胜利后的祖国将会更美好。总结上阕,字里行间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河山结构上总分描写景物方法虚实分析下阙1.词人为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论用了一个过渡句,请同学们读出。问:过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句承上,哪句启下?2.词中写到了哪几位历史人物?(板书)3.毛主席对历代帝王的美中不足用了一个词表明态度,请问是哪个词?4.这些人物不愧为民族英雄,但毕竟已经成为过去,决定民族命运主宰祖国山河的人是谁?词中是怎么说的?5.下阕评论

8、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赞美这些人物?英雄人物(一)秦 始 皇汉武帝英雄人物(二)唐 太 宗宋太祖下阕评论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赞美这些人物?毛泽东的伟岸身姿评古论今,为了与现代的英雄人物作对比,以此引出作者的政治抱负,并赞颂当今英雄。总结全文这首词由写北国风光很自然的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赞颂了当代英雄。把赞美、赞颂与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