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

ID:3995360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_第1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_第2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_第3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_第4页
资源描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型能源(2)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3)知道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4)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2)提高学生的

2、节能、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1.能量转化的效率及方向性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四、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引导分析五、案例设计(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我们知道能量不会“无中生有”地产生,那么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是从何而来?有多少有用?又流向何方呢?学生回答:来自汽缸内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二)新课教学一.研究能量的转化效率1.轿车的能量流向引导学生读汽车流向图(幻灯片)通过计算回答问题[问题1]:轿车行驶时,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能量的比例是多少?[问

3、题2]:排气管和散热片中散失的能量占多大比例?学生计算分析可知,燃料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处处被分流克扣,真正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竟然不到输入能量的13% 总结:研究机器的实际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2.能量的转化效率为了衡量机器能将多少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出了“能量转化效率”,它是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教师引导讨论回答问题:(1)轿车的能量转化效率问题(2)打桩机的案例分析计算(3)通过课后查资料和观察,分析讨论人对食物的能量转化效率(4)提高机器设备的能量转化效率有什么经济和社会意

4、义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1.实验演示,观察现象(1)逐渐降低的秋千(2)手融化冰块提出问题(1)秋千慢慢降低说明什么?(2)冰能自动融化吗?这说明什么?(3)秋千降低后能自动恢复原状吗?(4)要实现以上现象应该如何办?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1)热能够自动地从高温的手向冰块传输(2)热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向高温物体传输(3)要实现能量转化沿反方向进行,则必须做功总结: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或者说,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举例说明自然界能量转化过程的方向性如;冰箱制冷、瀑布中水的

5、机械能转化、喷出的香槟酒、松弛后的发条等学生交流:自然现象的变化也具有类似的不可逆性,例如沙漠化的土地不会自发地再变为绿洲。因此人类不仅要珍惜能源和资源,还要自觉地保护自然2.案例分析:第二类永动机的不可能性三.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常规能源、新型能源。同时使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及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课前布置)1、我国能源分布情况,能源现状怎样?学生回答:能源种类: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我国能源特点:总量丰富、人物贫乏;分布不均,耗能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下检

6、查调查结果:(学生课调查情况)石油可开采的只有135亿吨,已探明60亿吨,已开采36亿吨,资源余地不大天燃气可开采9万亿方,已探明2亿方,但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不大,只开采5000亿方煤可开采1153亿吨,开采情况不乐观水电资源开发不足(总量居世界第一)核电发展缓慢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分数,规模小  另外还有电荒、油荒、煤荒等等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讨论举例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影片片断《后天》)酸雨  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  铅化合物污染厄尔尼诺3、能源使用

7、应注意什么?学生活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分组的形式,各组分别发言) 总结:1、节约利用能源水,电(要求学生从我做起) 2、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和防止各种废弃物的污染 3、开发利用新能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讨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对矿产能源的使用。注重对各种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最终目的:加强环保教育,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三)思考题1、阅读课文的信息窗思考讨论2、课后的讨论与交流讨论后,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加以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

8、课后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