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简介)

高晓声(简介)

ID:39968292

大小:84.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高晓声(简介)_第1页
高晓声(简介)_第2页
高晓声(简介)_第3页
高晓声(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晓声(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晓声  个人作品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解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年小说集》、《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钱包》。人物生平  高晓声(1928—

2、1999)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农民家庭。从小酷爱文学,受古典名著熏陶。中学时代因经济原因曾三次中断学业。1947年高中毕业,1948年考入上海法学院经济系。1949年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次年毕业。先后在苏南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新华日报》文艺副刊任编辑。1951年发表小说《收田财》,接受文学家直接指导的创作训练。1953年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撰写锡剧剧本《走上新路》(与叶至诚合作)并获奖。1954年,以新的婚姻法为背景的小说《解约》(《文艺月报》1954年2期)引起文坛注意。1957年与方之、陆文夫

3、、叶至诚等江苏青年文艺工作者发起“探索者”文学社团,起草《“探索者”文学月刊启事》。同年6月发表了把宣言具体化的探索小说《不幸》,受到批判,被划成右派,遣送武进农村“劳动改造”。1962年又重新创作,“文革”期间在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重归文坛。任中国作协理事、江苏作协分会副主席。1980年发表的小说《陈奂生上城》,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他的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小说集《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

4、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年小说集》等,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等,散文集《生活的交流》等,文艺论集《创作谈》、《生活、思考、创作》等。其中《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获1979、1980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多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其创作多取材于苏南农村生活,“陈奂生系列”小说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揭示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变革对普通农民命运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但仍有政策主导情节的倾向。另一类小说《鱼钓》、《钱包》等则以讽喻、象征的手法体味深刻

5、的人生哲理。晚近以散文创作为主。  1957年6月,因参与筹组“探求者”文学月刊社,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遭公开点名批判,并被处理回原籍武进农村老家。“文革”中又受冲击和审查。直到1979年4月,彻底甄别、平反,并于11月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重新从事文学创作。高晓声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和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组组长,是江苏最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作家之一。  1999年7月6日晨6时30分,高晓声因患肺性脑病在无锡逝世,享年71岁。  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

6、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被视为是农村题材反思、改革小说的

7、代表人物。迄今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种文字有专集。高晓生自述年表  1.1950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收四财》,发表在文汇报“年会”上。  2.1951年华东新华书店出版我的诗集《王善人》。  3.1953年《文艺月报》发表我的短篇小说《解放》。  4.1954年演出我同叶至诚合作的歌剧《走上新路》。1955年出版(通俗出版社)。  5.1957年屈打成右派。  6.1978年冬开始重新握管。  7.1979年3月重返文坛。  8.19

8、79年7月《雨花》发表我的小说《李顺大造屋》。在这以前,5月由《钟山》发表我的小说《“漏斗户”主》。  9.1980年《人民文学》发表《陈奂生上城》。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七九小说集》。  10.1981年和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的1980年和1981年小说集。  11.1983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1982年小说集。  1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在198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