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出塞》(长春)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

ID:40031082

大小:18.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_第1页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_第2页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_第3页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出塞》(长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出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名作,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一诗主旨,历来有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说,盼望朝廷起用良将说,同情征人、百姓疾苦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写“昌”、“龄”2个字。【过程与方法目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出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诗句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联想,体会古诗意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极其珍贵的

2、文化遗产。边塞诗是指以边塞自然风光或边塞战争为题材的古诗,如以前学过的王翰和王之涣的同名诗《凉州词》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盛唐诗人王翰的著名诗句,反映了人们对边塞战争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千古名篇——王昌龄的《出塞》。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范读古诗,了解诗人,老师边板书边指导书写诗人名字——王昌龄。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属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天宝元年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他避乱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2、学生自由读诗,解释题目。《出塞》是乐府旧题,是边塞诗的著

3、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3、借助工具书、注释,和同桌合作理解古诗大意。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

4、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4、指名诵读,给多音字正音。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但使:只要。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胡马:指胡人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不教:不叫,不让。教,让。度:越过。三、诗句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

5、“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

6、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单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四、诗歌主旨这首诗着重表

7、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卫青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五、拓展阅读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