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

ID:40042829

大小:82.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8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_第1页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_第2页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_第3页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_第4页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红利时代来临_解密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红利时代来临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改革和开放的政策红利。在对内的制度改革政策中,1982年前后开始推行的“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八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当时全中国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1986年前后针对工人实行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和“打破铁饭碗”,则是在农村改革的基础上将改革的重心向城市推进,极大地释放了工人的工作热情。   而在对外的开放政策中,1979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发展出口商品生产

2、;1980年初将出口特区的内涵升级至“经济特区”;1984年又将开放城市扩大到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有力吸引了中国当时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为中国活力的释放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步下降。同时,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出现,新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又难以出台。因此,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很难寄希望于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的大规划带来的政策红利。   在政策环境的铺垫下,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又得益于“人口红利

3、”。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通过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优势,中国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对环境及资源的破坏性消耗换来了企业和经济粗放而高速的成长。   然而,中国人口趋势表明,未来十五年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不复存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总人口12.9亿,其中青年人口占23.3%,老年人口占7.4%;2010年总人口13.4亿,其中青年人口占比下降到19.5%,老年人口则上

4、升到8.2%。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   事实上,很多企业的经营现状也清晰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表明人口红利正在远离中国。每年春节以后的用工荒,制造型企业高达50%、100%甚至200%的员工年流失率,多个企业爆发的员工罢工事件,沿海制造型企业向内地搬迁等,都毋庸置疑地传递着一个事实: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如此,未来十五年中国经济该依靠什么来保持稳定增长?放眼世界,从西方经济的发展历

5、史中,我们必然能意识到:随着“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优势的逐渐退潮,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依赖于中国经济体中的每一个企业,尤其是每一个大企业的效率提升。而企业效率提升的动力则来源于企业家们所领导的管理职业化转型。唯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企业家们主动实施管理职业化转型,中国经济才能收获“管理红利”,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什么是“管理红利”   我们这里说的“管理红利”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通过管理水平提升而获得的企业效率提升。当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大企业从无到有,且规模不断扩张,管理方式从粗

6、放向精益转型的时期,企业的效率能够得到快速提升,国家整体经济也将得益于管理红利而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在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奠基人钱德勒等人研究的大企业发展史中可以看到,大企业的形成通常经历了从生产规模的投资,到对上游资源及下游市场的控制,再到组织架构转型这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大企业组织架构的转型,在美国1880年代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本完成,并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通过咨询公司引入欧洲。到1960年代,西方大型跨国企业基本完成了向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方式的转型,形成了现代跨国企业的基本管理框架。在这一

7、历史阶段,企业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各国经济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可以预见,中国经济也会经历这样一条曲线。过去十五年,中国企业的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国五百强企业中,即使是排在最后一位的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也达到了142亿元;而排在第一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则超过了1.9万亿元。企业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和地域也随之扩大。令人遗憾的是,企业规模的增长并未带来明显的绩效提升。(参见副栏“中国上市百强公司与美国上市百强公司利润率对比”)从副栏中可以看出,中国上市

8、百强公司(如果不将利润奇高的银行包括在内)与美国上市百强公司的利润率存在巨大的鸿沟。而带来这种差异的,正是双方管理水平的显著落差。   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假设:如果中国上市公司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平均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赢利,以2011年中国五百强企业总营业额36万亿计,赢利总额就将净增3,600亿。这就是管理红利的诱人之处。点击查看原图    管理红利的来源   那么,企业规模做大之后,如何能够实现管理红利?答案很简单。实现管理红利的基本途径有三条:第一,企业通过明确战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