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

ID:40049246

大小:150.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18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_第1页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_第2页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_第3页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_第4页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态下的农业新政》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的农业新政程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4/3汇报内容中国经济新常态农业发展新阶段农业新政:要点和涵义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和复杂时期: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论述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变化和新挑战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1978-2012年,35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9.8%,也就是说高速增长阶段的均衡增长水平大体上10%左右。中高速增长会在什

2、么样的水平上保持稳定?现在国内讨论很多,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部分专家认为大体会在6-7%水平上保持稳定。第二,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过去是一种强调规模,强调速度,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所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未来将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第三,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第四,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是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的一个大逻辑,所谓大逻

3、辑就是大道理。无论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企业,都需要调整并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农业、中储粮都必须顺应这个大逻辑。新常态:经济运行渡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部门之间到部门内部的资源重新配置;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新常态下的新均衡新常态会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在1978年-2012年的3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接近10%。预计2011年-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五年中,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2016年-2020年(“十三五”)按照十八大提出的20

4、20年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推算,我们需要经济增长达到年均6.5%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发追赶国家经济增长一个落后国家,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后,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的经济增长速度,称之为“后发达国家的追赶进程”,或者叫“追赶周期”。整个追赶进程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且呈现出倒“U型”曲线。历史经验显示,经历高速增长后并非所有国家都能迈入高收入,1960年时全球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而到2009年仅仅13个经济体成功迈入高收入。绝大多数国家在经历高增长后

5、,经济增长突然失速,甚至出现长期停滞或负增长,落入“中等收入陷进”。如果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能顺利实现,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增长动力不能接续,中高速增长是不能出现的。二、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新常态,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农业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普遍超过国际市场价格,而“黄箱”政策接近上限,在成本“高地板”、价格“天花板”的挤压下,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

6、何增收?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在两道“紧箍咒”制约下,如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第一,土地细碎化。1986年农户户均经营耕地9.2亩、分散为8.4块;2008年下降到7.4亩、分散为5.7块;2011年全国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2.77亿亩,经营农户2.29亿户,户均仅5.58亩。由此表明,目前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经济性正趋于弱化。第二,农户兼业化。1996年全国农业户中纯农户占62.8%,1999

7、年下降到40%;2008年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浙江5省的比例只有25.3%。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民已经不以农为主。第三,劳动力弱质化。2011年在全部从业劳动力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经下降到38.10%,留守农业的劳动力更是呈现由老龄化与妇女化特征。全国931个村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51岁以上劳动力占39.8%,妇女占比则高达69.89%。这表明农民正趋于不以农为业。第四,农业副业化。农户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75.02%下降到2011年的26.3%。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已经不以农为生。第五,生

8、产非粮化。2013年我国粮食亩产358.5公斤,相对10年前提高69.6公斤。正是因为科技的支撑,使单产提高在粮食总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才使我国实现粮食“十年增”。但与此相反的是,随着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粮食种植具有显著下降的趋势。2011年的问卷调查表明,未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粮食的种植面积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