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

ID:40052833

大小:3.4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7-18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肺复苏及除颤仪的临床应用ICUQ1:什么情况需要 心肺复苏(CPR)?Q1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s,SCA)以及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呼吸停止!“叹息样”呼吸?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脑血流中断存活10秒后意识丧失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颤——最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其次无脉性室速——较少见无脉电活动——较少见心律失常Q2:心肺复苏(CPR)离我们到底有多远?USA每年30-40万死于心脏骤停院外心脏骤停病例中75%-80%发生在家中有效的CPR能使患者死里逃生的机会增加一

2、倍China每年SCD高达54.4万,居世界第一男性SCD发生率高于女性70%的人因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生命CPR离我们多远?Q3:决定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心脏性猝死的四个临床经过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尿道和肛门括约松弛,可出现大小便失禁(Adams-StokesSyndrome,阿斯综合症)生物学死亡从心脏骤停至生物学死亡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以及复

3、苏开始的时间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不可逆脑损害心肺复苏继发性感染低心排血量心律失常4~6min数分钟你可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3秒--黑朦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15-30秒—全身抽搐45秒—瞳孔散大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植物状态”“4-6分钟”黄金救命时间Q3:决定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方法——方法就是生命!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修改要点1:救助体系组成确定了救治体系的通

4、用元素,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以便其建立一个综合性复苏系统。修改要点2:生存链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院内:院内心脏骤停的患者依赖于专门的监控系统(例如快速反应或早期预警系统)来预防心脏骤停。如果发生心脏骤停,患者依赖于医疗机构各个部门和服务间的顺畅沟通,以及由专专业医疗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院外: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将依赖他们的社区获得救助。非专业救护人员必须识别出心脏骤停、进行呼救、开始心肺复苏并给予除颤(即:公共场所除颤)

5、,直到接受过紧急医疗服务(EMS)培训的专业团队接手后,将患者转移到急诊室或心导管室。患者最终会被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后续救治。修改要点2:生存链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15(更新):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理由: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修改要点3:胸外按压胸外按压速率:100

6、至120次/分钟2015(更新):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施救者以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2010(旧):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按压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理由: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存的原理而减少。修改要点3:胸外按压胸部按压深度2015(更新):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至少5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过大6cm2010(旧):成人胸骨应至少按下5cm。理由:相比于较浅的按压,5厘米的按压深度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结果,胸部按

7、压深度过深>6cm会造成损伤。修改要点3:胸外按压胸廓回弹2015(更新):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2010(旧):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理由: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血流。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修改要点3:胸外按压胸廓回弹2015(更新):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201

8、0(旧):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理由: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血流。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