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ppt课件

《文学鉴赏》ppt课件

ID:40056447

大小:289.0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18

《文学鉴赏》ppt课件_第1页
《文学鉴赏》ppt课件_第2页
《文学鉴赏》ppt课件_第3页
《文学鉴赏》ppt课件_第4页
《文学鉴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鉴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一)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1、晚清和民国的文学变革,是文学革命的序幕。2、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3、军阀政权不断变更使中国出现了比较自由的“失控”时期。4、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2卷起,易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二)文学革命的发动过程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2、《文学改良刍议》。2、在第2期《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三)文学革命所引发的几场论争1、与林纾的论争2、与“学衡派”的论争3、与“甲寅派”的论争(四)文学革命的收获和意义1、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文学社团的蜂起。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二、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1、外国文艺思潮涌入2、文学研究会3、创造社3、新月社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胡适的文学观:侧重于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2、周作人:注重新文学的思想建设,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第二章鲁迅(一)一、鲁迅简

3、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

4、闲集》《二心集》、《准风月淡》、《伪一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文学史地位1、鲁迅堪称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2

5、、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像力的文学创作,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广阔天地。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3、鲁迅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他与本世纪的所有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民族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人类面对的问题。二、《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1、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狂人日记》于19l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以“表现

6、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的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2、《呐喊》与《彷徨》的成书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在1918至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并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三、《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1、小说通

7、过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保守的传统文化。“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狂人对自我的评价和反思,也是自己对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小说的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在狂人看来,现实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