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

ID:40069522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9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三)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情与景的关系(1)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答题时可用术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2)反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

2、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答题时可用术语:以乐景衬哀情意象的作用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如《枫桥夜泊》2、塑造环境或背景,一般表现为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如《寻陆鸿渐不遇》3、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形成了基本固定的作用,如松梅竹菊寓高洁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如《石灰吟》5、结构上的线索,贯穿始终,如《春江花月夜》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描

3、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是怎样处理情景关系的?答题步骤:1、描绘图景2、概括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沉寂、雄奇瑰丽、清新明丽、朦胧淡雅等)3、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具体,切忌空洞。只答“表达作者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要答出为什么而哀伤)表述方式:①诗中(通过、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一般是时令+人物+主事件,如初春丽景图,游子思乡图等)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展开)②营造了一种的氛围③从而表达了

4、作者的感情例题示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二首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游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答案示例:第一步:这首诗通过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丽景图。春天阳光普照,田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第二步:营造了一种春意融融,明净绚丽的氛围第三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课堂演练1、阅读下面

5、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答案】①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晚秋图,清晨启程时,风雨萧萧,江南水乡落叶飘飞;②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③表达了作者漂泊孤寂之感。(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

6、寂之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①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②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败落春日图景,

7、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③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请简要分析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答:①诗的后四句融情于景,描绘出一幅愉悦清新的晚归图。嫩竹荷花清新可人,夕阳西下,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②营造了一种清新闲适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4、阅

8、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①本句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②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照应了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