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ID:40077572

大小:3.70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20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1页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2页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3页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4页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的新陈代谢1、人体的消化1)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a2)列举消化腺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a3)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重要作用b2、人体的呼吸1)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a2)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a3、人体人血液和循环1)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a2)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a3)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a4)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及输血a4、尿的生成和排出描述人体内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a你吃啥东东了?猪肉鱼螃蟹虾海鲜汤丰盛的午餐白菜一、人体的消化1.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复习要点

2、梳理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脂肪是生物体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食物中有哪七大营养素?分别存在于什么食物中?它们各有什么作用?糖类代谢: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的来源血糖的去向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氧化分解(有氧、无氧)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氨基酸的来源氨基酸的去向消化吸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转氨基作用形成合成组织蛋白质和酶等转变成新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脱氨基作用)转变

3、成糖类和脂肪脂质的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的来源脂肪的去向消化吸收蛋白质和糖类的转化氧化分解(有氧、无氧)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贮存被转化成糖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及特点: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思考: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使家畜育肥,说明。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思考:发胖容易减肥难,原因是。3、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是相互制约的思考:三大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4、人类代谢过程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①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②营养物质都要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

4、获得③蛋白质不能都由糖和脂肪转化而来,因此每天都需要补充④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⑤细胞内合成代谢永远大于分解代谢,否则无法生活⑥代谢产物排出途径只有排尿⑦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产物都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A.①②⑦B.②③C.③④D.④⑤⑥B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唾液腺消化系统组成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位于消化

5、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唾液胰液胆汁胃液肠液(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小肠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1)小肠有许多绒毛扩大了消化面积(2)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多种营养物质(1)小肠有许多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2)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ABCDEF甲乙丙10050食物成分的含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口腔肛门1.四位同学在进行150米长跑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糖,乙准备了牛肉干,丙准备了水果.丁准备了

6、蛋糕,这四位同学准备最实用的是()A.甲B.乙C.丙D.丁A2.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其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氨基酸B、蛋白质C、无机盐和维生素D、葡萄糖3.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BC练习:1、有些人吃饭时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这里主要会影响食物中哪类物质中口腔中的消化()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维生素B2、患

7、肝炎的人,一般见到油腻仪器就恶心,主要原因是()A、胃液分泌不足B、胰液分泌不足C、胆汁分泌不足D、肠液分泌不足C3.人在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其主要原因()A、人发高烧时,胃不运动B、胃中食糜不易排空C、吃进的食物没有消化D、体温较高,酶的催化作用较差D4、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说明酶具有()A、多样性B、专一性C、高效性C试管123淀粉溶液2mL2mL2mL温度稀释唾液1mL1mL1mL碘液1滴1滴1滴结果现象不变蓝蓝色蓝色37℃温水沸水冰块结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有影响,37℃时淀粉酶活性最

8、高.1.探究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T2.某同学在实验时列出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法、步聚序号序号注入浆糊加入清水加入唾液振荡均匀放在37℃水中恒温冷却后加碘液实验现象12ml02ml√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