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

ID:40089549

大小:4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0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_第1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_第2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_第3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_第4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内容是从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九章唐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唐风形成时期。盛唐:唐诗顶峰,出现群体性创作,最能体现唐诗的时期。中唐:唐代散文发展最为突出的时期,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晚唐:唐诗的衰落时期。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对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大都出生在

2、贞观年间,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有文采而且自负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都有着不敢居忍下的雄杰之气,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迷,提倡刚健骨气。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它完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在月色中,烟波浩渺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诗人在感受美丽景色的同时,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情不自禁的有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生命的无限,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士人似乎在无需回答的天真提问得到了满足,然而他也迷茫了,因为光阴如流水

4、,一去难复返。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用愁”开始,转而叙述人间游子思妇的离别愁绪,明镜的诗境中,融入了淡淡的忧伤。这种从有没而来的忧伤,随着月光和江水流淌在心上。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结束时,认购一种令人回味的韵味。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所提倡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王维山水诗创作特点: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他的山水田园是。他精通音乐有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诗

5、里,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是的结晶。在诗中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感。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对王维的山水诗影响很大。王维的诗还有音乐美和静态美的特点。边塞诗派: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很流行,特别是盛唐时期。作为盛唐边塞诗多写现实生活,多写一份感受,和对西域生活的风俗风土和军旅生活为主。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李白的诗歌主题: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李白诗歌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1、采用强烈的抒情。采用第一人称,表达个人的真实情感。

6、2、奇特的想象,从梦境、仙界、神话传说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等方法。3、多样的风格,豪迈奔放和清新俊逸。杜甫的诗歌主题:忧国忧民是杜甫诗的永恒主题杜甫诗歌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1、杜甫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2、杜甫诗的风格具有多样性。韩孟诗派:韩孟诗派的形成是来自两次聚会,第一次是韩愈先后入汴州董晋幕和徐州的张建封幕,孟郊、张籍、李翱前来游从。另一次是,韩愈先任国子博士从长安,与孟郊、张籍等人相聚,后分司东都洛阳,孟郊

7、,李贺,马异,刘叉、贾岛陆续到来。于是全体诗派的以相聚。这两次聚会对韩孟诗派群体风格形成至关重要。第一次聚会时年长的孟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从而给不如诗坛不久的韩愈以明显的影响,到了第二次聚会的时候,韩愈的诗歌风格已经形成,他独特的新体式和达到的成就以达到同派诗人的认同和效仿,孟郊转而接受韩愈的影响。通过这两次的聚会,诗派成员互相切磋,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韩孟诗派的创作观点:1、“不平则鸣”说。2、“笔补造化”。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韩孟诗派取得成就:从“不平则鸣”到裁物象,补造化,

8、到明确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韩孟诗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创作理论。它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师教,从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制,装向重创作主题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白居易诗歌的主要类型:讽喻诗,闲适诗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1、“文以明道”2、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