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

ID:40113437

大小:67.0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1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_第1页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_第2页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_第3页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_第4页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处多级伤残的计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等级伤残的计算探讨【摘要】在交通事故的案件中会经常碰到多处伤残的情形,因《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使得对多处伤残的计算,各地的法院均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计算,造成各地的计算结果很多都不一致,本文从该标准的制定依据及伤残等级之间的差别本身来分析该公式,希望给大家一个启示。【关键词】多等级伤残;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一、《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对多等级伤残的计算规定计算规定如下: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式中:C为伤残

2、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Ct为伤残赔偿总额;C1为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为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该公式表明我国交通事故中对多等级伤残的计算即非累加原则,也非晋级原则,而是利用一个附加指数的办法解决多等级伤残的计算。在《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宣贯材料中说明了我国为何没采用累加原则和晋级原则。采用附加指数的办法其伤残等级显然要低于累加原则和晋级原则的方法。另外因公式C=

3、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并未指出其具体附加指数如何计算,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的计算方式各种各样。二、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制定背景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专家赵新才所提出,该方法用数学公式解决多处伤残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讨论会综述3、关于多处伤残的处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处伤残者应当提高其最后的伤残等级,但提高的程度不能超过一级。常林、陈忆九、邓世雄等认为,交通伤是复合伤,多处伤残应分别评出,多处伤残是一个赔偿问题,是执法人员如何掌握的问题,一般以高的为准,其余等级采用晋级的办法。晋级的原则,

4、高等级吸收低等级;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相同者,晋升一级,但只能晋升一级。陈新山、谢润红等认为,对两处以上伤残者,应分别评出各处伤残,最后按晋级系数确定伤者伤残等级,但最多只能晋升一级;邓振华、杜传耀等认为,多处伤残的处理,单纯用“提升”来解决是不够的,赵新才(1991)提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建立了解决多处伤残问题的数学公式,这一方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三、伤残鉴定的分级原则及划分依据。1、伤残鉴定的分级原则:伤残鉴定标准按颅脑、神经、头部、胸部、皮肤等12部分划分,从上到下基本上是以等差累加的原则(非绝对)来分为十个等级,这一点从皮肤的致损伤最能体现。其一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

5、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二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8%以上,三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0%以上,四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52%以上,五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4%以上,依次递减至九级,九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12%以上,其十级伤残标准为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以上。其各等级之间的差别从下表中可看出来。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标准76%68%60%52%44%36%28%20%12%4%与上等级差别8%8%8%8%8%8%8%8%8%对皮肤损伤致疤痕形

6、成的伤残,各等级之间相差8%,均是相等的,这也与伤残系数差都为10%相对应。2、《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依据为: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四个方面。伤残划分依据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7、  d)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b)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