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

ID:40122844

大小:340.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学课件:第6课《往事依依》(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往事依依于漪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留恋的往事?一、看图画时,犹如身临其境。二、读诗歌让我享受自然美。三、听老师讲课,使我热爱文学。四、听老师教导,让我热爱读书。其中重点写了第三件事。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用“年华似流水”作比,又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里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时间的漫长,用“搜索枯肠“与“历历在目”作比,突出经久不忘,记忆犹新的几件事,为引出下文做铺垫,又以”难以忘却“之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悬念。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百看不厌”、“徜徉于山水之间”、“乐在其中”等,作者通过观图之

2、趣,表现出自己的什么能力得到提高?欣赏能力:入迷→入神→怡情悦性→形象加深记忆三、积累古诗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题榴花[宋]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山居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

3、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兜鍪(mou):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宋]辛弃疾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田汉<南归>第六自然段是所回忆的老师的教导,作者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强调读书明理,尤其明做人之理的重要性,而作者受益不尽,也是来源于此。点明了往事难忘的最主要原因。这句话与第一自然段相互照应。这句话本

4、身也是对青少年读者思想与智慧的启迪,是对青少年读者阅读好书的劝勉与鼓励,是对青少年读者努力实现人生价值道路的指引与开导。1、“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对青少年有什么启迪?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作者学生时代所读的那些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开启心智,成长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这些往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依依”之情。青少年读了课文,通过

5、与“我”的对话、交流,定会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课内课外结合,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