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

ID:40160335

大小:237.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4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_第1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_第2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_第3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_第4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氨基酸干燥机,氨基酸专用烘干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675892005一三六一六一一二九八八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1、谷氨酸(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3.2),温度降到10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至1.5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

2、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值维持在3.2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

3、,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4)水解等电点法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蒸汽)----盐酸水解(130℃,4h)----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至3.0-3.2(NaOH或发酵液)-----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5)低温等电点法

4、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

5、------沉淀2-4h-------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2、L-亮氨酸(1)浓缩段原料:蒸汽将一次母液通入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度,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终点产物:结晶液(去一次中和段)(2)一次中和段辅料:硫酸,纯水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硫酸,纯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2675892005一三六一六一一二九八八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氨解段)(3)氨解段辅料:氨水,纯水,蒸汽滤渣进入氨解罐,通入氨水,纯水,蒸汽,温度80,氨解时间3h

6、,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脱色段)(胱氨酸)(4)脱色段。辅料:蒸汽,纯水,活性炭滤渣进入脱色罐,通(投)入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过滤,终点产物: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5)二次中和段辅料:氨水,蒸汽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通入氨水,蒸汽,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即L-亮氨酸粗品,去精制段)(6)精制段辅料:蒸馏水,蒸汽(组氨酸盐酸盐)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

7、。终点产物:L-亮氨酸成品1、赖氨酸二步发酵法——又称前体添加法,50年代初开发的二步发酵法以赖氨酸的前体二氨基庚二酸为原料,借助微生物生产的酶(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使其脱羧后转变为赖氨酸。70年代后,日本采用固定化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或含此酶的菌体,使内消旋2,6-二氨基庚二酸脱羧连续生产赖氨酸,改进了这一工艺。直接发酵法2、L-胱氨酸(1)水解段原料:毛发辅料:盐酸,蒸汽。将毛发投入水解罐内密封,通入盐酸(浓度﹥30%),蒸汽。温度120,酸解时间7H。终点产物:水解液(去一次中和段)(2)一次中和段2675892005一三六一六一一二九

8、八八辅料:液氨(或液碱)水解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液氨(或液碱),温度80℃,中和时间20h,终点pH=5.0,过滤。终点产物:1,滤液(即母液Ⅰ,送L-精氨酸车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