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投办法解读

1 创投办法解读

ID:40169720

大小:7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24

1 创投办法解读_第1页
1 创投办法解读_第2页
1 创投办法解读_第3页
1 创投办法解读_第4页
1 创投办法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1 创投办法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刘健钧(原刊于《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4月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起草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国务院批准后,于2005年11月15日发布,2006年3月1日实施。为便于社会各界全面深入理解《办法》,特就其六个方面的要义,作简要解读。一、以发展的观点理解创业投资,又避免作过于宽泛的界定制定任何法律性文件的前提是对所调整对象加以准确界定。在对“创业投资”进行法律界定的问题上,《办法》较好地遵循了以下三大原则:(一)遵循语义学原理,统一使用“

2、创业投资”称谓由于在英语中已经习惯于用“venture”(其最初含义为“冒险”)一词来指称“创业(活动)”及其结果“企业”,所以,在英语环境中,将“创业投资”俗称为“venturecapital”,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不同,而所有的俗称并不是经过严格推敲的学术概念,更不是经过准确界定的法律概念,因此,在翻译这类俗称时,一定要遵循现代语义学的原理,“结合受语国的语境,翻译出符合受语国习惯的实际意义”。就象“新娘”作为中国人的俗称,虽然有其流行的理由,但将其译成英文时就不能直译成“newmother”(新妈妈

3、),而只能意译成“bride”一样。《办法》遵循现代语义学的原理,将“venturecapital”统一称为“创业投资”,不仅能准确揭示本质内涵,而且能自不待言地体现其风险特性。(二)在全面考察基础上概括出最一般内涵,以避免片面性创业投资作为“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随着“创业”17概念的扩展,其投资对象也相应地拓展。在上个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创业活动主要是指创建新企业,所以,当时美国的创业投资主要支持创建新企业。与之相对应,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创业投资协会,就只能从“支持创建新企业”角度来界定“创业投资”。可是

4、,到80年代以后,随着创业活动发展到包括企业重建在内的广义创业活动,创业投资的外延也拓展到通过“管理层收购”和“非管理层收购”支持企业重建等广义创业活动。因此,当创业投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其他国家开始发展时,世界各国都将投资支持广义创业活动包括在“创业投资”概念中。特别是在英国,由于创业投资刚刚起步之时就主要面临通过支持企业重建实现老企业再创业的课题,所以,英国的创业投资从一开始就主要支持老企业再创业。尽管美国创业投资协会由于历史传统,曾经坚持从经典的“支持创建新企业”角度来界定“创业投资”,并将其作为吸收会员单位的重要原

5、则;但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它的会员机构仍然是越来越多地介入“管理层收购”和“非管理层收购”等非经典创业投资业务。因为,所谓“非经典创业投资”与“经典创业投资”除了投资阶段有所不同外,其运作机制却是大同小异的。它们区别于公开证券投资的共同特点,都是以非公开股权投资即“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investment)方式投资于有增值潜力的企业,以期在未来主要通过转让股权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由于所谓“非经典创业投资”其实是“经典创业投资”自然发展的结果,它们在运作机制上无法截然区分,所以,如果从广义角度来界定创业

6、投资概念,其和“私人股权投资”概念实际上是相互通用的概念。只不过它们在揭示同一个概念时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创业投资”能够鲜明地揭示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包括再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而非“成熟企业”。但既然是对未上市创业企业或需要重建的再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其投资方式自不待言地宜以“私人股权”方式进行,而不宜以“公开流通股权”方式进行。“私人股权投资”能够鲜明地揭示投资方式是“私人股权”,而非“公开流通证券”。但既然投资方式是“私人股权”,则由于相对“公开流通证券”投资方式而言,不仅具有更高的经营风险,而且具有更高的道

7、德风险(所投资企业无需接受公众监督)和流动性风险(所投资企业的资产无法在公开市场流通),所以,只有选择具有高增值潜力的创业企业或需要重建的再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进行投资,才可望以高的资本增值收益来弥补这种投资的多重高风险。可见,“私人股权投资”17的投资对象必定是“创业企业”(或再创业过程中的企业)。正是由于以发展的观点,历史地全面地理解了创业投资,《办法》将“创业投资”界定为“系指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其中“创业企业”,系指处于创建或重建过程中的

8、成长性企业。之所以称为“过程”,是因为“创建企业”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创业活动贯穿于种子期、起步期、扩张期、成熟前的过渡期等各个持续的阶段。在企业陷入困境时,“重建”便成为“创建企业”不可或缺的阶段。(三)将创业投资的对象限定于未上市成长性企业在制定《办法》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