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

ID:40185566

大小:63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24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_第1页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_第2页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_第3页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_第4页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部分第十三、十四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经济学山西农大公共管理学院白亚锋2010年3月第十三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一、经济周期概述 二、经济增长概述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简述一、经济周期概述经济周期具有以下特征:不可避免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1、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经济活动水平实际经济活动长期增长趋势扩张谷底顶峰衰退时间2、经济周期的类

2、型基钦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朱格拉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10年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平均为50年库兹涅茨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熊彼特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他认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蒸汽机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和汽车时代”3、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消费不足论投资过度论信用过度论预期过度论

3、创新理论政治周期论太阳黑子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中国的经济周期如果以经济增长率波动作为衡量中国大陆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那么按照“谷-谷”法划分,从1953—2002年这50年中,中国大陆共经历了十个周期,第十个周期从1999年开始,至今仍处于上升期,还没有结束。历次经济周期的经验表明,10%的经济增长率是中国大陆经济周期的一个临界值。一般说来,在经济增长率超过10%后的1至3年内,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就将大幅度下滑,进入衰退期。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超过了9%,已经出现了过热的倾向,这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

4、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中国GDP波动情况如图所示。1978—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年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1.77.67.85.29.110.915.213.58.8年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1.611.34.13.89.214.213.512.610.5年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9.68.87.87.18.07.58.39.510.1年200

5、520062007200820092010%10.410.711.49.08.710.8摩根大通1978—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二、经济增长概述1、经济增长的含义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ty经济增长的趋势2、经济增长的衡量——产量的增加t?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国际比较HDI1997年)高HDI国家(45个国家)加拿大美国中等HDI国家(94个国家)中国(在174个国家中列第98位)低HDI国家(3

6、5个)塞拉利昂世界平均0.9040.9320.9270.6620.7010.4160.2540.706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1950-2000)国家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美国195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0.1590.5230.5540.5910.6250.6810.7260.1600.4070.4340.4730.5110.5450.5570.6070.8540.8780.8930.9090.9230.9330.8090.8270.8240.779

7、0.7810.8660.8630.8840.8980.9140.9250.939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1月23日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固定不变的,从而资本——产出比率也是不变的;规模收益不变,技术状态是既定的,即不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1、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倾向,C为资本产出比率(即生产一个价值单位所需要的资本量,亦称资本系数);用Y代表国民收入,△Y代表国民

8、收入增量,S代表储蓄量,△K代表资本增量,则有:G=△Y/Y(国民收入增长率)s=S/YC=△K/△Y=I/△YG=s/C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和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2、哈罗—多马模型基本公式四、新经济增长理论简述1、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假定两种生产要素,比例可变生产技术水平可变完全竞争结论:Y/Y=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