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

ID:40187683

大小:5.8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24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_第1页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_第2页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_第3页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_第4页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YDRAULICS第8章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下出流Chapter8目录8-1概述8-2孔口出流8-3管嘴出流8-4堰顶溢流8-5闸孔出流8-1概述孔口(管嘴)出流、堰顶溢流和闸孔出流属于急变流。其水头损失以局部损失为主,沿程损失往往忽略不计。这类水流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本章着重讨论上述建筑物形体对过流能力的影响,及其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1、孔口出流液体经容器壁上孔口流出的水力现象。孔口分类:大孔口H/d<10小孔口H/d≥10流动分类:恒定和非恒定出流出流分类: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收缩分类:完善收缩和不完善收缩2、管嘴出流在孔口接一段长l=

2、(3~4)d的短管,液流经过短管并充满出口断面流出的水力现象。根据实际需要管嘴可设计成:1)圆柱形:内管嘴和外管嘴2)非圆柱形:扩张管嘴和收缩管嘴。3、堰顶溢流水流经堰顶下溢的水力现象。水面呈连续降落曲线。堰的分类:薄壁堰<0.67实用堰0.67<<2.5宽顶堰2.5<<104、闸孔出流水流从闸底缘与底板形成的孔口流出的水力现象。闸门分类:平板闸门和弧形闸门。第坎分类:曲线形实用堰和宽顶堰。出流分类: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8-2孔口出流1、薄壁小孔口恒定出流薄壁:出孔水流与孔壁仅在周线上接触,即孔壁厚度对出孔水股没有影响。小孔口:H/d>101)小孔口的自由

3、出流pc=pa=0薄壁小孔口自由出流的基本公式薄壁小孔口出流的各项系数①流速系数实验测得孔口流速系数=0.97~0.98。②孔口的局部阻力系数ζ0,③孔口的收缩系数④孔口的流量系数μ,μ=ε。对薄壁小孔口μ=0.60~0.62。2)淹没出流当出孔水流淹没在下游水面之下。孔口淹没出流的流速和流量均与孔口的淹没深度无关,也无“大”、“小”孔口的区别。3)小孔口的收缩系数及流量系数实验证明,不同形状小孔口的流量系数差别不大,但孔口边缘情况对收缩系数会有影响,薄壁孔口的收缩系数ε最小,圆边孔口收缩系数ε较大,甚至等于1。孔口在壁面上的位置,对收缩系数ε有直接影响,

4、不完善收缩孔口的流量系数μnc大于完善收缩的流量系数μ。2、孔口非恒定出流如容器水面随时间变化,孔口的流量也会随时间变化,称为变水头出流或非恒定流。①当容器为柱体,Ω=常数,则有:②当H1=H,H2=0,即得容器“泄空”(水面降至孔口处)所需时间变水头出流时容器“泄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在起始水头H作用下恒定出流流出同体积水所需时间的二倍。8-3管嘴出流1、圆柱形外管嘴恒定出流管嘴的流量系数管嘴阻力系数ζn=0.5管嘴流速系数管嘴流量系数,因出口无收缩μn=φn=0.82显然μn=1.32μ。可见在相同条件,管嘴的过流能力是孔口的1.32倍。2.圆柱形外管

5、嘴的真空孔口外面加管嘴后,增加了阻力,但是流量反而增加,这是由于收缩断面处真空的作用。对圆柱形外管嘴:α=1,ε=0.64,φ=0.82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收缩断面的真空是有限制的,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当真空度达7米水柱以上时,由于液体在低于饱和蒸汽压时会发生汽化。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是:(1)作用水头H0≤9米;(2)管嘴长度l=(3~4)d。3)其他形式管嘴工程上为了增加孔口的泄水能力或为了增加(减少)出口的速度,常采用不同的管咀形式(1)圆锥形扩张管嘴(θ=5~7°)(2)圆锥形收敛管嘴(较大的出口流速)(3)流线形管嘴(阻力系数最小)孔

6、口、管嘴的水力特性8-4堰顶溢流无压缓流经障壁溢流时,上游发生壅水,然后水面降落,这一局部水流现象称为堰流。障壁称为堰。堰对水流的作用:①侧向约束;②底部约束。1、堰流的基本公式用能量方程式来推求堰流计算的基本公式令,流速系数令称为堰流基本公式。为了方便,可将公式改写成如下形式式中堰流基本公式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堰流,只是流量系数不同而已。2.矩形薄壁堰流测量流量用的矩形薄壁堰,一般都做得和上游进水槽一样宽,这样,水流通过堰口时,不会产生侧向收缩。1)具有溢流水舌有稳定的外形;(堰顶必须做成向下游倾斜的锐角薄壁)2)稳定的流速分布和压强分布;(堰板下游侧墙内埋

7、设通气孔,使水舌内外缘空气压强相等)3)稳定的水头和流量关系。(堰顶水头H≥3cm)(1)矩形薄壁堰无侧向收缩自由溢流的水舌形状①在距堰壁上游3H处,水面降落0.003H,②在堰顶上,水舌上缘降落了0.15H。③由于水流质点沿上游堰壁越过堰顶时的惯性,水舌下缘在离堰壁0.27H处升得最高,高出堰顶0.112H,此处水舌的垂直厚度为0.668H。④距堰壁0.67H处,水舌下缘与堰顶同高.这点表明,只要堰壁厚度δ<0.67H,堰壁就不会影响水舌的形状。只要堰壁厚度δ<0.67H,堰壁就不会影响水舌的形状。因此,把δ<0.67H的堰,称为薄壁堰。矩形薄壁锐缘堰自

8、由溢流水舌几何形状的观测成果,为后来设计曲线形剖面堰提供了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