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

ID:40189013

大小:73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25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_第1页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_第2页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_第3页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_第4页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经验论之二: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感的生理心理因素审美经验论之二一、美感的生理基础美感得以产生的生理机制是美感最基本、最本原、最普遍的因素。没有健全的生理机制作为铺垫,主体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获得完整的审美感受。(一)美感的生理学意义健全的生理条件是审美活动的主体保障。首先,是正常的身体机能。一旦主体的感官技能受阻、削弱或者丧失,那么主体审美感受的产生就会受到阻碍或者无法达成。其次,主体的生理感官对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选择能力,超出生理范围感知能力的对象无所谓美丑,不受生理机能关注的对象的美也很难使人产生审美注意。(二)美感生理机制的静态分析视觉与听觉是美感生理机制当中最为重

2、要的两种感官能力,被称为“审美的感官”。作为审美感官,它们具有不同于嗅觉、味觉等的特征。视觉与听觉的特殊性:首先,视觉和听觉在沟通主客体联系中具有距离性特征。它们都属于远距离感受器官,能使存在主体之外的客观对象超越一定的时空限制为神经系统所掌握。其次,视听感官在感受客体对象的过程中具有认知性的特征。正因为这个认知性,使美感超脱了单纯的生理快感,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再次,视听感官是在人类所有的感观能力的共同配合下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嗅觉、味觉、触觉等等同样在美感的生理机制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视听感官的美学功能:首先,形式感的确立为审美快感的产生提

3、供了重要的前提,而视听感官正是形式感确立的主要途径。视听感官的美学功能:其次,视听感官感知对象世界的整合能力是审美活动达成的又一基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建立一个三维空间,嗅觉无能为力、触觉很费力,但是视觉却毫不费力。听觉系统同样对外界的声音的感知具有极强的整合能力。除了各自强大的整体感知能力之外,它们能够产生强有力的整合力量。客观世界基本上就是一个声色世界,视听感觉的综合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二、美感的心理活动要素及相互关系1、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

4、观事物多种属性或者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首先,审美感知具有敏锐的选择性;其次,审美感知追求形式的表情性。也就是追求客观事物对于人物主体心理情感之间的契合,形成一种所谓心物交融的共鸣状态。再次,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这是因为审美感知是所有的感官感觉共同作用的结果。2、联想:接近联想(时间、空间的接近)相似联想(性质上、形态上的类似)对比联想(事物之间具有相反的特征)。联想的共同点是,都要受到当时感知对象的引发,是在以直接感知时所产生的表象为基础而展开的一种想象。但是,高一级的想象,则不易靠当时的直接感知,而是凭借记忆中所储

5、存的表象,通过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来。3、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想象”。美的创造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再造想象: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得新形象的过程。比如,根据曹雪芹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这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客观制约与主观能动之间的互动统一。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绘,而是运用记忆中的表象,独立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最为常见的文学手法之一。4、情感所谓情感,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即主体有某种需要,客体

6、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予以满足。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爱恨好恶。“一切好诗,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英·华兹华斯情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贯穿着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情感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在于它广泛地浸透在其他心理要素当中,成为触发其他心理因素的诱因,而且充当它们的中介和动力。关于情感的来源:关于审美情感的来源,常见的观点有移情说、客观说和同构说三种。移情说:把主体的感情移入客观事物中。客观说:情感是客观存在于自然事物中的。同构说:强调外在客观世界与内在心灵情感之间的同构对应,类似格式塔、象征主义等等都强调这种同构关系。这两个世

7、界通过人的内部的大脑电力场进行沟通。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不同:审美情感更多的是建立在精神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它关注的中心是客体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精神性的需要。日常情感则与现实的物质关系有着更多的联系。5、理解理解是贯穿着整个审美心理活动的一个要素。审美并不是单纯直觉性的,还带有虽然并不外在,但却实实在在在起着作用的理性因素。这些理性因素除了感知之外,还包括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感性和理性的互相作用,才可能完成正常的审美,两者缺一不可。审美理解与日常理解、科学理解的区别:首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审美活动中的理解贯穿着诸如想象、情感等其他心理活动

8、要素,不是经过推理、判断来了解事物的本质,更主要是依赖领悟、感悟等途径。它有两个特征:体匿性存(虽然起着作用,但看起来并不存在)和多义难传(通过形象来达到理解)。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