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模式危机

宜信模式危机

ID:40200183

大小:23.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5

宜信模式危机_第1页
宜信模式危机_第2页
宜信模式危机_第3页
宜信模式危机_第4页
宜信模式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信模式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宜信模式危机关键词:  导读:4月8日,香港万得通讯社爆出宜信有8亿贷款已坏账,贷款主体遭到多起诉讼,即使宜信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对此,宜信公司表示,相关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正在积极跟进处理。无论事情真相如何,对于宜信模式的透明度,以及坏账率、资金流、债权转让等一系列问题的质疑,早已沸沸扬扬。在此,我们通过回顾有关宜信模式的诸多争议,探讨如何才能使金融创新模式持续长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长安论坛上的一番讲话,将宜信公司再次抛至风口浪尖。在论坛中,她明确表示一些公司采用自然

2、人给人贷款,并再将贷款卖给自然人以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这种模式,恰恰是最高法院对于非法集资的定义”。 这种模式的首创者,也是中国最大的实践者,宜信公司以及它的创始人唐宁,都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成立五年来,宜信利用P2P外壳规避机构放贷限制,利用线下推广克服网上P2P模式增长过于缓慢弱点的模式,大获成功。在更早起步的拍拍贷还徘徊在月度借款额数千万元的规模时,宜信的累计借款规模已经达到百亿级别,且已经获得两轮近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员工工号也已经过万。 在其依靠风投资金高速扩张的路径中,围绕宜信模式争议不断涌来,包括商业

3、模式透明度、坏账率数据真实度、自有资金流与贷款资金流不明晰、债权转让过于频繁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唐宁的立场是,“只谈理念,不谈数据,不谈模式”。唐在去年接受《环球企业家》记者访问时给出的理由是,“这些都属于机构独有的商业机密,不宜向公众公开”。 不过,在具有巨大外部性的金融行业,信息不透明将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在这种刻意低调中,对宜信数据的不同猜测和质疑引发了颇多不同版本的猜测。 宜信官方表示,为了应对危机,已经在与金融监管层进行接洽,希望能与监管层建立起常态的沟通,将一些可能不适合对公众公开的数据和监管层进行交流,以消除一部

4、分质疑。 是不是P2P? 成立于2006年的宜信,是目前宽泛意义上的P2P贷款领域的最大玩家。最新数据是其员工已经达到14000余人,平台累计贷款成交量为120亿元。根据宜信官方信息,其已经获得凯鹏华盈、IDG与摩根士丹利联合投资,两轮合计近亿美元。 更早成立的网上P2P同行拍拍贷累计贷款成交额仅有4亿,相比宜信的数据可谓十分出挑。 支撑宜信快速发展的是其独有的中国式“创新”: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其核心交易结构为,宜信的创始人唐宁或其他宜信高管提前放款给需要借款的用户,唐宁再把获得的债权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队伍

5、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 这种创新的债权转让模式瞄准了一个规模巨大且未被满足的市场,10万至50万之间的投资理财需求。在传统理财市场上,10万至50万是个尴尬的数字。股票市场风险过高,银行理财的利率又很低,信托产品利率高但门槛高至100万元。 据宜信公布的数据,其平均借款金额约在10万上下。相比之下,传统的网上P2P贷款模式借入与借出方平均金额都基本在万元上下,用户基本属于网络贷款试水者。 这种模式由于通过债权的组合分拆,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及类固定收益化,同时克服了线上模式极度依赖用户主动寻求贷款因而发展速度缓慢的劣势。从2007年起

6、,宜信每年均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 不过,正是债权的组合拆分及再转让,让很多人网上P2P贷款从业人员并不将宜信视为自己的同行,且提到宜信时亦以“那家公司”作为替代。 在他们看来,P2P的核心特质是用户自己选择投资标的,参与整个投资过程风险甄别,进而自己承担投资风险。而这一过程在线下P2P模式中被极大的模糊。 “虽然法律意义上是由宜信推荐债权合同,客户有选择权,但是打包组合这种形式,实际上客户没有选择只能接受。”一位网贷公司创始人表示,“债权由中介方进行打包拆分组合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只要这样一操作,平台的信用风险就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7、了。” 费率越来越高 在过去一年里,宜信的人员规模从7000余人膨胀至最新的14000余人。伴随而来的,是宜信总体的收费费率也越来越高。 在去年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记者专访时,唐宁表示宜信对借款方的平均收费费率约占借款额的10%。不过,今年以来,陆续有借款用户合同案例在媒体上曝光。在他们的合同中,名义上的贷款利率与各种形式的审核费、服务费加总构成的综合费率普遍高达30%甚至40%以上。 而宜信的投资理财产品的利率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年化利率约在8%至10%之间。这意味着,宜信模式吃掉的利差已经从一年前的10%上升至现在的20%甚至30

8、%。相比之下,网络P2P贷款模式向客户收费总体不过2%至4%。 这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利差越来越高是否是宜信模式在线下扩张过程中,拓展成本不断提高、现金流状况吃紧的一个副产品。 另外,P2P这一模式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