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

ID:40209695

大小:38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26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_第1页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_第2页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_第3页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_第4页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_第5页
资源描述:

《惠安四中论语中的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中的孝道学习目的: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考试内容:注重内容的理解,不能偏难偏专能力要求:理解、筛选、分析、概括《论语》分“四大专题”复习政治类、伦理类、教育类、修养类解读《考试说明》政治类:德治(教化、正己、举贤)伦理类: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友、宽、敏、勇、中庸、君子等教育类:教育主张、培养目标、教育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修养类:学、思、行、修己、内省、忍、复习方案复习目标理解《论语》中的孝道内容。掌握“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方法。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2、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1.大致翻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抓关键词句孔子思想体系:内仁外礼。仁是的理论核心。它的内涵有不同的表述:恕、爱人、泛爱众、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代表道德、政治的最高境界。3.联

3、系思想体系孔子时代的政治秩序是“氏族—部落—部族—部族联盟”,伦理即政治。父子、兄弟、夫妇并非只是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而是一种公共的政治体制和规范。氏族社会首领当然要首先能够在本家族本氏族本部落本部族中得到承认,树立权威和地位,然后才能进一步团结、联合其他氏族、部落、部族以一统天下。这也是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渊源。基于此,孔门才强调孝,即善待父母,是政治的根本。4.结合时代背景第一句:有孝弟就不会犯上作乱(社会稳定、政治上达到理想境界,即政治上的仁)。本段首尾两句均强调孝弟对仁的根本性作用。首句是因,末句是果

4、。5.联系上下文1.大致翻译2.抓关键词句3.联系思想体系4.结合时代背景5.联系上下文小结方法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

5、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礼,是仁的外在形式。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孔子时代演变成以血缘父家长制为基础(亲亲)的等级制度。在这种礼制下,顺亲合礼不仅是伦理规范,更是政治制度。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学而篇》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

6、够赡养父母便是足够了。然而,即使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学而篇》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7、一则以惧”《里仁篇》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1.大致翻译2.抓关键词句3.联系思想体系4.结合时代背景5.联系上下文总结方法阅读下列文化经典文段,完成题目。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孝悌”与“仁”的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君子如果厚待亲族,老百姓就会按仁德来行动。而厚待亲族的最好的做法是

8、行孝悌。孔子的弟子有子把孝悌当做实践仁德的根本之道。两人都是希望能将孝敬父母之心,推而广之,去仁爱天下人,达到“泛爱众而亲仁”。课堂练习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