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

ID:40223666

大小:8.01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7-27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_第1页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_第2页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_第3页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_第4页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肛门直肠疾病第二章肛肠解剖与生理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科吴存亮第一节肛门一、肛门的构造肛门是消化道末端的开口,位于臀部正中线上,会阴体与尾骨之间,平时紧闭,呈一纵裂,排便时张开呈圆形,直径可达3㎝。肛门前方连于会阴正中线,再向前与阴囊正中线相接,由肛门向后至尾骨尖形成一个纵沟。沟下有肛尾韧带,使肛管固定在尾骨尖腹侧。肛门周围的皮肤为鳞状上皮,皮肤较厚而松弛,又有很多放射形皱褶,有硬毛(属于阴毛)。皮内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汗腺、大汗腺、黑色素颗粒。肛门周围皮下有皱缩肌(肛门皱皮肌)、肛门静脉丛肛门缘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层的下缘。二、肛门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1、肛门周围皮内

2、有丰富的毛囊、汗腺、皮脂腺当些分泌物增多发生堆积时,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肛门瘙痒、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另外,由于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肛门皮肤还可发生毛囊炎、汗腺炎、皮脂腺炎、尖锐湿疣、疖肿、皮下脓肿、肛瘘等。2、肛门周围皮下有肛门静脉丛当静脉壁受炎症刺激或血液回流阻滞时,静脉血管扩张瘀曲形成静脉炎和血栓性外痔。3、肛门周围皮下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常见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多在此处,破溃后形成肛瘘。4、肛门周围皮下的皱缩肌可使肛门和肛管皮肤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相连,皱缩肌受到破坏,可引起肛门皮肤松弛或肛管脱出。5、肛门后面有肛门外括约肌浅层与肛尾韧带相连切断肛门尾骨韧带,可造成肛门向前移位。

3、6、肛门前面有外括约肌浅层与会阴体、尿道括约肌和球海绵体肌相连当肛门手术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时,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而致排尿不畅。第二节肛管一、肛管形态与区分(解剖肛管和外科肛管)二、肛管的结构1、齿线上区:齿线上区即肛管的粘膜部,是指齿线与肛直线之间的地区。⑴肛直线⑵直肠柱⑶肛瓣⑷肛隐窝2、齿线下区:齿线下区即肛管的皮肤部,是指齿线以下至肛缘的部分。⑴肛乳头⑵栉膜⑶括约肌间沟齿线及齿线区的形态及结构1、齿线形态即粘膜皮肤线,此线与栉膜区形态象“梳子”,故又名梳状线,距肛缘约2cm。2、齿线上、下区上皮的差异齿线上:粘膜上皮,多为腺癌。齿线下:皮肤,多为磷癌。3、齿线上、

4、下区血管的差异齿线上:A来自肠系膜下A的直肠上AV为内痔静脉丛,经门静脉至肝。齿线下:A来自阴部内A的肛门A(痔A)。V为外痔静脉丛,最后入下腔静脉。4、齿线上、下区淋巴的差异齿线上,→肠系膜下淋巴结→腰淋巴结。齿线下,→腹股沟淋巴结。齿线上,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齿线下,脊神经支配(肛门神经),疼痛敏感。5、齿线上、下区神经的差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三、肛管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⒈肛门白线局部消失,多是混合痔的表现。肛门白线的全部消失或向下移位是肛门松弛和肛管脱出的表现。⒉栉膜临床上栉膜包括此区的上皮,还包括皮下的结缔组织,栉膜区皮肤借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与内括约肌紧密附着。⒊齿线下

5、肛管受体神经的支配神经密布,非常敏感。⒋肛管周围由肛门括约肌围绕成管状切除括约肌过多,则影响肛管闭合而造成肛门失禁。⒌肛管后方有肛尾韧带切断此韧带,可造成肛管向前移位。⒍肛门手术,要保留足够的肛管上皮防止切除过多,形成瘢痕,造成狭窄。⒎齿线上下的血液、淋巴流向不同在齿线上下,某些疾病沿血液或淋巴的感染也不同。直肠位于盆腔内,上端在第二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向下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腔移行于肛管。全长约12~15㎝,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肠腔较小,是整个大肠最狭窄的地方,自此以下直肠腔显著扩大,称直肠壶腹,第三节直肠一、直肠的弯曲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

6、的弯曲,称直肠骶曲。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形成一个弓向前的弯曲,称为直肠会阴曲。会阴曲呈直角,又名肛管直肠角。直肠在额状面上还有三个侧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是三个侧曲中最显著的一个),而最后直肠又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二、直肠的构造直肠壁有4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直肠外膜层,在直肠前壁的上2∕3以及直肠两侧壁的上1∕3,有腹膜遮盖,直肠后壁无腹膜,男性的直肠腹膜返折处,距肛门缘约7.5㎝,腹膜向前返折到膀胱的上面及两侧。形成了膀胱直肠陷凹。女性的直肠腹膜返折处,距肛门缘约5.5㎝,腹膜向前返折于阴道后壁又转向子宫形成直肠子宫陷

7、凹或称道格拉斯腔。直肠肌层分2层内层是环行肌,外层是纵形肌,均属平滑肌。直肠的外纵肌在直肠的前、后壁较厚,两侧较薄,上接乙状结肠纵肌,下与肛提肌相连。直肠内环肌在直肠壶腹部较薄,下降至肛管变厚,形成内括约肌。直肠粘膜下层组织疏松,富有弹力纤维网。在直肠下段的粘膜下层,有较丰富的血管网、静脉丛、淋巴、肠腺,直肠粘膜层是直肠最内的一层,较厚,血管丰富,它的下端粘膜因肠腔缩窄而形成纵行皱襞称为直肠柱。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直肠内突出3个环形皱襞,叫直肠瓣,此瓣的一般规律是上下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