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

ID:40231536

大小:9.79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7-27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_第1页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_第2页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_第3页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_第4页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 构筑物关键施工技术张顶立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6月1工程背景及技术难点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内北京将修建300km以上的地下铁道,2050年规划在市区建设693km的地下铁道,包括郊区支线达1000km以上,逐步形成快速轨道交通网,,全国近期将有15个城市修建约1500km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数6000亿元。如上所述,在各大城市地铁网的建设中必然会遇到众多的节点车站,也必然存在车站及区间隧道相互穿越的工程

2、问题,如目前刚刚施工结束的地铁五号线在崇文门和东单车站分别下穿和上穿地铁环线(2号线)和复八线(1号线),以及正在建设的地铁四号线宣武门车站、西单站、十号线芍药居站、国贸站等。此外还有深圳地铁会展中心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等。在既有线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施工,并确保运营和施工的安全是该类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序号新建线既有线穿越情况穿越类型最小间距/m152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地铁2号线区间下穿1.98021东单暗挖车站上穿地铁1号线区间上穿0.632雍~和暗挖区间穿环线雍和宫站下穿0.34

3、42宣武门暗挖车站下穿2号线宣武门车站下穿1.951西单暗挖车站上穿1号线区间上穿0.5462西直门站改造(预留)7101国双区间下穿1号线区间下穿1.245813北芍区间下穿13号线芍药居站下穿9.2159机场线13东直门站穿13号线东直门折返线下穿、侧穿0北京地铁在建线路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汇总表通常认为,当结构间距小于5.0m以后两者的影响就非常明显,即5.0m以下可以认为是小间距,上表中除穿越芍药居城铁站外,其他间距均小于2.0m,因此均为近距穿越。节点车站的建设方式:A.同期建设—

4、4、10号线黄庄车站B.前期建设预留如2、4号线西直门站C.穿越既有线施工,如崇文门、东单、宣武门站等隧道穿越既有线的主要形式:依据新建隧道与既有线结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下穿既有线、上穿既有线和侧穿既有线等3种穿越形式,其中以下穿既有线工程的技术难度最大。崇文门下穿既有线结构东单站上穿既有线结构崇文门联络通道侧穿既有线结构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交通规划的多变性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前期建设中没有预留新线的接线,或者预留工程的标准和条件不够,则必然造成新建线路在既有地铁构筑物附近施工的实际问题。事实上,新

5、建地铁施工与既有地铁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既有结构的存在影响到新建工程的施工和安全;而新线施工则又必然对既有结构产生影响。这样在新线工程建设中不仅要保证工程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不致对既有结构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运营安全,这是穿越既有线施工的主要技术难题。隧道穿越既有线施工必然造成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结构的破坏和部分使用功能的丧失,甚至影响到运营安全。因此新建隧道施工与既有结构的安全性保护构成一对矛盾体,结构损坏(广义上安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发生的充要条件是:新建工程施工的附

6、加影响已经超过既有结构的强度(如承受变形的极限能力等),因此保护既有结构不发生破坏的主要措施有:⑴减小施工造成的附加影响,使其不超过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极限;⑵加固既有结构,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和强度。事实上,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技术措施的制定也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因此隧道穿越既有线工程的工作重点为:⑴既有结构的安全性评价,给出控制指标和标准;⑵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小附加变形对既有结构的影响;⑶在既定的施工方案下制定详细的阶段控制目标和措施,并保证实施到位,落到实处;⑷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

7、过程控制;⑸工后评估和恢复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穿越既有线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线结构工程的特点,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A.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新线施工不可避免地要对既有线的运营产生影响,但只要通过有效的工程措施,将这种影响降低到列车安全运营允许的范围内,施工即可正常进行。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设定合理的、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所需要的各项指标及其管理值。B.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既有线结构的存在恶化了施工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结构荷载及其运营振动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新建工程

8、本身的安全,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C.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监控量测并实施信息反馈可使既有线结构和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步的施工都有明确控制目标和要求。这在穿越既有线施工中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几个技术要点,针对不同的隧道穿越方式和主要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相应穿越方式下的若干核心技术点和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技术整合,形成浅埋暗挖法穿越地铁既有线结构的系统关键技术。创造了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地铁结构的模式——《地铁施工对既有地铁构筑物影响评价及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