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基础

中兽医学基础

ID:40234096

大小:434.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7-27

中兽医学基础_第1页
中兽医学基础_第2页
中兽医学基础_第3页
中兽医学基础_第4页
中兽医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兽医学TraditionalChineseVeterinaryMedicine彭代国副教授概念中兽医学,即中国传统兽医学(TraditionalChineseVeterinaryMedicine),由中华民族所独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技术,为中国畜牧业发展和世界兽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二、发展概况起源:中兽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与畜禽饲养同步,即原始社会,距今1万年以上。董仲先(黄帝的臣子)发明去势术。《内经》(首先确立中医和中兽医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三大奇书(内经,易经,三海经)之一,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当成就。名人奇

2、书汉代名医张仲景(医圣)著的《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完善,辨证论治精要,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尤其是该书的有些方剂,十分精练,为后世所尊重。汉代名医华佗(外科鼻祖)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的乙醚早一千多年。李石编的《司牧安骥集》是现存的一部较完善的中兽医古籍,明代喻氏兄弟编写的《元亨疗马集》内容丰富,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流传最广。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Theconceptionoftheorganismasawhole:动物机体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

3、为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Diagnosisandtreatment: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关系,最后得出证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的過程。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Theoriesofyin—yangandfiveelements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阴阳五行自殷周形成后,广泛用于天文、历算、农业、医学等自然科学。《内经》将其系统地用于医学,作为一种说理工具,是祖国医学和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阴阳学说一、基本概念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事物内部所共有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一对对

4、立统一概念。二、基本特性(一)普遍性(二)可分性(三)可变性三、阴阳的相互关系(一)阴阳交感相错(二)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三)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五)阴阳相互变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生理功能(三)说明病理变化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四)用于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防治1、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相对平衡⑴偏盛治则—实者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胜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助阳。⑵偏衰治则—虚则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五行学说一、基本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的相互关系(一)相生:意即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水土金木火五行的相互关系(二)相克:意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作用木火金土水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以概况药物性能1、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浮沉阴阳属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阴寒凉酸苦咸降沉阳温热辛

6、甘淡升浮2、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行归类表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季五脏五腑五体五窍五志木酸青风春肝胆筋目怒火苦赤署夏心小肠脉舌喜土甘黄湿长夏脾胃肌肉口思金辛白燥秋肺大肠皮毛鼻悲水咸黑寒冬肾膀胱骨耳恐五行的相互关系(三)相乘:相乘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异常反应。“相克太过谓之乘”,顺序及方向与相克一致。(四)相侮:相侮指恃强凌弱,以下犯上,即“反克”。顺序及方向与相乘和相克相反成因:a.所胜方过强b.所不胜方自身虚弱c.二者皆有如“木侮金”(木火刑金)。五行的应用(一)说明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7、太过金木土不及乘侮乘侮(二)说明五脏间的疾病传变规律母病及子:疾病传变由母脏传与子脏,母虚所致,如水不涵木。子病犯母:疾病传变由子脏传与母脏,又叫子盗母气,多因子实所致,如心热传肝。相乘为病:相克太过,如肝郁脾虚之木郁乘土。相侮为病:如肝木亢盛致肺金虚弱,又叫木火刑金。(三)用于疾病防治1、虚则补其母:用于母病及子或母子关系的虚证,如培土生金、益火补土、滋水涵木。2、实则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