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

ID:40234125

大小:38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7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_第1页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_第2页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_第3页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_第4页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虚体质辨识与养生指导中医药学院孙晓敏讲师E-mail:min1980@fimmu.com气虚质 的 特 点一、定义: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状态。属于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的体质状态。气虚质 的 特 点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常见表现:主项: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副项:面色偏黄或薄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气虚质 的 特 点心理特征

2、: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哮喘、内脏下垂、慢性疲劳、过敏症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一、膳食建议:适合体质的食物:宜性质平和,偏温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应注重调理脾胃,适当进补。饮食宜忌:不宜食过于滋腻、难消化、加工食物(含化学添加物)或生冷饮品及苦寒、辛辣燥热等寒热偏性明显的食物。食物种类代表食材五谷杂粮类大米、粳米、小米、大麦、糯米、燕麦、淮山、红薯蔬菜类扁豆、南瓜、胡萝卜、

3、油菜、香菇、银耳水果类龙眼、苹果、樱桃、蜜枣、大枣、提子蛋豆鱼肉类鹌鹑蛋、鹅蛋、豆腐、豆浆、白扁豆、大豆、黄豆、鳗鱼、石斑鱼、鲈鱼、鳜鱼、鹅肉、鹌鹑、鸡肉、猪肚、牛肉其他蜂蜜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二、起居调摄建议:注意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多补充维生素A、C、E,预防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防止身体及精神的过度疲劳。注意保暖双脚,尤其是春、秋与冬季的夜晚睡觉时应穿上袜子,保暖双脚。或晚上睡觉前用温热水(40~50℃)泡脚15~20分钟,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微微发红,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耐寒及抗

4、病能力。适体质原则运动项目时间/频率备注运动量小且较和缓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先选择小运动量,以后逐渐加大,循序渐进。散步、爬楼梯、踢毽子、放松性游泳、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每周至少3~5天,每次持续30分钟。不宜做强度大和出汗过多的运动,或用力过猛,以免耗伤元气。三、运动健身建议: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四、推拿按摩法:可握拳轻叩头顶百会穴以醒脑提神,或反覆重力揉按风池、涌泉穴以强身健体。穴位一紧一松且有节奏地按压,一般2秒一次,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按后感觉要有酸、麻、胀才好。百会穴:位于

5、头顶正中央,左右两耳至头顶正中的线,与眉间中心往上直线的交会点。风池穴:位于颈后发际两旁的凹陷处,与耳垂持平。涌泉穴: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五、耳部按摩:①提拉耳尖:先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揉捏双耳上部,然后再往上提揪。耳尖处有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等部位的反射区等。②上下按摩耳轮:先按摩耳轮并向外拉,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再向外拉耳朵。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区。③下拉耳垂:先将耳垂

6、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处的穴位反射区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六、方药干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或玉屏风散【作用】培补元气,益气升阳,补肺健脾。【用法】口服,一次6g,一日3次。汤剂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20、党参20、白朮15、当归10、陈皮5、升麻5、柴胡10、炙甘草5。【作用】健脾益气补中。【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