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

ID:40235024

大小:596.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27

一、什么是民生_第1页
一、什么是民生_第2页
一、什么是民生_第3页
一、什么是民生_第4页
一、什么是民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什么是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什么是民生(一)民生的渊源“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同上,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同上,第835页)一、

2、什么是民生(二)民生的类型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2、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

3、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三)民生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

4、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二、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1、这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各项权利,由民主选择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这个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3、这个由党的性质决定。“三个代表”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4、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社会的安宁,民生问题的解决

5、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三、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6、,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依法保障民生材料1:有关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查处酒后驾驭案件31.3万起,其中醉酒驾驭4.2万起,醉酒驾驭机动车和在城区飚车是不容忽视的“马路杀手”。对此,刑法修正案(八)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驭行为正式入罪。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必须是行为人造成严重过失才给予刑事处罚。这次关于“危险驾驭”的定罪,改变了“

7、肇事后再处罚”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只要有危险驾驭行为都予以处罚。材料2:从前几年的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到最近发生的皮革奶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成为百姓的呼声。此次刑法修改,在食品安全犯罪规定中增加了一个适用条件,即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外,“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将处以相关刑罚。此外,修正后的刑法,单独列名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渎职的刑事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体现了此次刑法修改的主线和意图。(食品安全:降低调查举证难度,加重刑罚)材料3:恶意欠薪:拒负报酬正式列罪材料4:取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