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ID:40243370

大小:1.79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28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_第1页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_第2页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_第3页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_第4页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洲四小龙的崛起04保险出品纵观四小龙70年代的亚洲经济,是“四小龙“的时代。大韩民国,汉江边上创奇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速率曾令日本汗颜;宝岛台湾,如日中天般的经济成就令世界感略到了惊愕的味道;弹丸之地的香港以其不斐的经济成就,名嘈全球!韩国的腾飞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奇迹自然地理概况: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半部,东濒日本海(朝鲜东海),西临黄海(朝鲜西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韩国西海岸同中国山东半岛的最短距离约为190公里,南部港口釜山同日本本州岛的最短距离约为180公里。韩国的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5%

2、,基本上与我国江苏省或浙江相当。经济概况6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战略,实行宏观调控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经济政策、部门结构、产业布局等,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结果,长期属于落后农业国之一的韩国,一跃成为与新加坡、台湾、香港并列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韩国腾飞之印记经济发展第一阶段:1953——1961年,是战后经济恢复的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0.8%。在金融方面,政府采取的货币改革和汇率变动等措施抑制了战后持续10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出现了比较稳定

3、的局面。这一时期韩国的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是恢复和发展工业部门,其中纤维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最为显著。韩国腾飞之印记经济发展第二阶段:1962——1971年是轻工产品出口主导型阶段,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每年实际增长36%以上,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韩国腾飞之印记经济发展第三阶段:1972——1981年,是重化工业出口主导型阶段,重点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建立了大规模的工业体系.GDP平均增长率为8.5%,技术进步率为3.4%,即40%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贡献的。韩国腾飞之印记经济发展第四阶段:1982年以后,是技术密集

4、型工业发展的阶段,实施了科技主导型政策,重点是提高本国的研究以及开发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腾飞之原因分析原因一:坚持增长导向型。工业导向型,外向型经济战略。六十年代初,推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消费型经济为开发型经济,改内需型经济为外向型经济,1964年设立“振兴出口会议”,定每年的11月30日为“出口日”,鼓励举国上下“为出口献身”。自1962年至1981年,外贸出口以年增长30%的高速度递增,出口由0.55亿美元跃至212.54亿美元,带动GDP年递增8.3%。随着出口的增长,进口也并行不悖地增长了。而随着进出口总值的增加,经济对进出口

5、的依存度大大提高了。"四小龙"对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值/GDP)的变化情况:1970年1980年1985年1988年韩国0.320.630.660.66香港1.51.521.782.82新加坡2.123.702.773.47台湾0.530.950.820.90进出口占GDP比重腾飞之原因分析原因二:制度创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及其转换,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步又一步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体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选择了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尤其是90年代以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开始向民间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政府职能的改革,始终围绕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的方

6、向发展。腾飞之原因分析原因三: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支柱产业的重点培育,发展。三大产业的变动以及合理的调整.70年代,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9%,30.7%,40.3%,到了80年代为16.0%,43.3%,40.7%,90年代为7.7%,45.1%,47.2%.东方之珠--香港的飞跃香港经济的崛起香港经济结构转型轨迹:1)从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起,到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香港的43年时间里,是香港从开埠到转口港建成时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新界划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人力资源。二是内地一批资金,劳动力流入,还有一批从北美,

7、澳大利亚,南洋一带归国的华侨在香港停留定居,带来资金和管理的经验。三是广九铁路的通车。2)1946-1952年是香港战后复元和转口贸易的恢复时期。1947年至1951年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原因主要是香港对内地贸易额的激增。这一时期香港充分利用优良港口,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网,从转口贸易和航运中获利。香港经济的崛起3)1952-1970年香港第一次经济转型:成为以港产品出口的自由港。他们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制衣等业为先驱,充分运用来自上海等内地城市的资金和人力,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工业化成功的背景,主要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

8、本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还有中国政府一直政治上稳定,经济上支持香港。4)1970-1997年香港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