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

ID:40262702

大小:2.9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9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_第1页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_第2页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_第3页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_第4页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中地器件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第3章集成电路中的器件结构3.1电学隔离的必要性和方法第2章中给出了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截面剖图(见图2—14、图2—19和图2—31)。图中显示了这些器件的主要特征,但这种结构不能直接用于集成电路之中,在集成电路中它们的结构要复杂得多。一块集成电路中含有百万以至千万个二极管、晶体管以及电阻、电容等元件,而且它们都是做在一个硅芯片上,即共有同一个硅片衬底。因此,如果不把它们在电学上一一隔离起来,那么各个元器件就会通过半导体衬底相互影响和干扰,以至整个芯片无法正常工作,这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

2、要引入隔离技术,然后在隔离的基础上根据电路要求把相关的各元器件端口连接起来,以实现电路的功能。在现代集成电路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电学隔离方法:①通过反向PN结进行隔离;②采用氧化物(二氧化硅)加以隔离。这两种方法能较好地实现直流隔离,其缺点是都会增加芯片面积并引入附加的电容。现以MOS管为例说明反向PN结的隔离作用。如在一个硅片衬底上有两个N沟MOS管,其结构与PN结的隔离作用见图3~1。图3一lPN结隔离作用在每个N沟MOS管的源与衬底之间加一负偏压或将两者直接短路后接地,就可防止电流流向衬底。同时由于两管的漏端总是处于正电压,漏与衬底结处

3、于反向,沟道与衬底之间也形成一反向结,因此两个MOS管之间在电学上也就被隔离。这是MOS场效应晶体管在结构上的一个固有优点,即可以利用MOS管本身的PN结实现隔离而不需增加新的PN结。对于双极型晶体管常采用氧化物隔离方法,即在形成三极管区域的四周构筑一隔离环,该隔离环为二氧化硅绝缘体,因而集成电路中的各个三极管之间,以及各三极管与其他元件(如电阻、电容等)之间是完全电隔离的。氧化物隔离的示意图见图3—2。图中有两个三极管,每个三极管四周被二氧化硅所包围,因而这两个三极管在电学上完全被隔离,其横截面图将示于3.3节中的图3—5。3.2二极管的结构用

4、于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其制作步骤和实际结构示于图3—3。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图3-3集成电路中二极管的制作步骤在集成电路中,要求二极管的两个引出端(P端和N端)必须在芯片的上方引出(而不是像图2—14那样,N端在下方引出),此外还要考虑二极管与芯片中其他元器件的隔离。为此先在P型衬底材料上通过外延生长得到一层很薄的N型外延层(如图3—3(a)所示),然后在指定的区域进行P型杂质扩散,形成N型“岛”(如图3—3(b)所示),同时形成PN结隔离区,二极管就在此N型“岛”内制作。再形成P型区(如图3—3(c)所示),P型区与N型外延层形成PN结。最后形

5、成N+型区,N+型区是为了得到与N型外延层的欧姆连接。由金属铝作为引出端的一个完整的二极管结构示于图3~3(d)。3.3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图2—19那种简单的三极管结构是无法用于集成电路中的,如果有两个三极管同时制作在一个芯片上,那它们的收集极就相连了。为此要对这种三极管结构作重大的修改。.首先是在三极管的下方形成一PN结,使收集极与衬底隔离。对于NPN三极管,采用P型硅片衬底。用外延生长方法先形成一薄的N型外延层,三极管本身就制作在这一薄外延层上。制作时先在指定的区域进行P型杂质扩散,形成P型基区;再在基区内指定的区域进行N型杂质扩散,形成N+

6、型发射区。其截面图见图3—4。图3-4用PN结隔离三极管与衬底其次是设法用氧化物(二氧化硅)把每一个三极管包围起来,将各个三极管在横向上相互隔离起来,这示于图3—5。图3-5两个完全隔离的NPN三极管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但这样的结构仍然存在缺点,由于收集极电流必须横向流过外延层才能到达收集极,而收集区有一个很大的串联电阻,因而三极管的电学特性很差。为了减小这一收集区电阻,必须增加两个N+型区。一个是称为“埋层”的N+型层,它在外延层生长前就设法在P型衬底上形成,其目的是减小收集区的横向电阻。另一个是在收集极接触处下面形成一N+型区,以减小收集极串

7、联电阻,通常这一步是与N+发射区同时形成的。具有埋层结构的NPN双极型晶体管见图3—6。当然对于双极型晶体管也可以采用PN结环实现隔离,如图3—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重掺杂的P+环围绕此NPN三极管,该P+环一直深入到P型衬底区,因而可图3-6具有埋层结构的NPN双极型晶体管图3-7采用PN结环隔离的NPN双极型晶体管以同时实现横向和纵向的PN结隔离。但是PN结隔离环的宽度要比氧化物环宽,而且电容量也较大,所以近年来已不常使用。另一种隔离技术称为槽隔离(trenchisulation)。它是在三极管的四周通过腐蚀方法形成一个槽环,槽的内壁生

8、长出一薄氧化层,再填充进多晶硅。此方法的优点是槽环所占面积较小,但制造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只在某些要求较高的电路中使用。为减小尺寸而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