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弥散张量成像

DTI--弥散张量成像

ID:40264376

大小:747.5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29

DTI--弥散张量成像_第1页
DTI--弥散张量成像_第2页
DTI--弥散张量成像_第3页
DTI--弥散张量成像_第4页
DTI--弥散张量成像_第5页
资源描述:

《DTI--弥散张量成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TIOutlineDTI原理DTI参数ADC—表观弥散系数MD—平均弥散率FA—部分各向异性RA—相对各向异性VR—容积比AI—各向异性指数DTI的基本原理张量—描述水分子的空间弥散情况求解得到三个特征值:λ1,λ2,λ33DTI参数及其应用ADC—表观弥散系数ADC=(质子磁旋比,D弥散系数,G脉冲强度,脉冲宽度,弥散时间)表示在三个轴上的弥散率平均ADC=()/3eADC—指数ADC=(b影响因子)ADCeADC的图的信号对比度较ADC图高病变部位的边界显示清晰表现与DWI图像一致,符合临床观察习惯ADC自由水的ADC值大约为2.5x10-3mm2/S正常脑组

2、织的ADC值为0.7-0.9x10-3mm2/S脑组织急性病变的ADC值多为降低脑组织亚急性或慢性病变的ADC值多为升高ADC:0.4x10-3mm2/S——2.5x10-3mm2/S病变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亚急性期ADC值变化降低升高高信号ADC图eADC图所属类型急性病变亚急性或慢性病变MDMD—平均弥散率MD=(λ1+λ2+λ3)/3(等于平均ADC??)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大小、方向平行于纤维走向的MD>垂直的MDFAFA—部分各向异性FA=水分子各向异性成分占整个弥散张量的比例,变化范围从0~1完全各项同性,FA=0;完全各向异性,FA

3、=1脑脊髓,FA~0;脑白质纤维,FA~1FA优势各向异性的参数有很多,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FA值FA图像可以提供较好的灰白质对比,易选择感兴趣区,使得所测量的FA值较准确FA值不随坐标系统旋转方向的改变而改变FA值是组织的物理特性,在同一对象不同时间、不同成像设备及不同对象间获得的数值具有可比性RARA—相对各向异性RA=三个方向上扩散率归一后的标准偏差各向异性与各项同性的比值(0~)0表示各项同性弥散,即无穷各向异性RA、FA比较FA值(图像)运用最为广泛,灰白质对比度高大脑不同白质区、年龄、性别差异会导致FA值不同RA可以减少个体生理因素差异RA值相对于F

4、A,能表现出各向同异性对比度VRVR—容积比VR=椭球的体积与半径为平均扩散率的球体的体积之比比值随着各向异性的增加而减少范围1~0,1表示完全各项同性AI=1-VR值随着各向异性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和脊髓损伤DTI运用脑梗死脑肿瘤脑白质病变性性疾病感染性病变大脑发育过程脑梗塞ADC降低,FA升高ADC,FA均降低ADC升高,FA降低脑肿瘤胶质瘤正常白质:低ADC值,高FA值肿瘤组织和周围水肿:高ADC值,低FA值脑膜瘤良性:ADC值较正常ADC高,FA值轻度降低恶性:ADC值较正常ADC低,FA值轻度降低脑白质病多发性硬化高ADC值,低FA值脑白质营养不良高ADC值,

5、低FA值变性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高ADC值,低FA值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高ADC值,低FA值感染性病变HIV的患者胼胝体的FA值最低和皮层下白质的ADC值最高;额叶白质和内囊区FA值可出现异常改变,ADC值则无显著性差异大脑发育过程新生儿:ADC值高于成人,FA值低于成人儿童:ADC下降,FA上升40以后:ADC升高,FA降低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