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ID:40265438

大小:2.5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29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1页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2页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3页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4页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春秋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因西汉刘向校订《战国策》得名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1、掌握战国七雄及三次典型战役;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3、识记都江堰的修建和作用。目标引领楚秦韩魏赵燕齐燕齐赵燕齐魏赵燕齐韩魏赵燕齐楚韩魏赵燕齐燕齐魏燕齐韩魏燕齐楚韩魏燕齐秦楚韩魏燕齐赵秦楚韩魏燕齐楚晋齐秦燕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列国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群雄并起河北

2、山东两湖地区河北河南陕西特征:分裂、动荡秦魏赵燕齐楚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同时并存魏赵齐桂陵桂陵之战救命啊!!!马陵之战减灶诱敌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公元前260年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国3、主要战役魏国遭重创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时期目的规模影响春秋战国称霸兼并统一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

3、伤多国家逐渐趋向统一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知识结构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春秋战国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楚秦燕赵魏韩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立木取信”的故事说明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诚信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铁农具的使用:出现于春秋(石器)(青铜器)(铁器)推广于战国牛耕图秦国商鞅变法二、1.时间:前356年2.人物:商鞅3.支持者:秦孝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2.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3.军事:奖励军功1.政治: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提高了农

4、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内容作用影响,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有什么启发?评价标准: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1.改革促发展,改革促进步。一个国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2.改革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启发

5、:这是谁?他做了什么贡献?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李冰。他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伯禹指大禹。都江堰使靠天吃饭的川西平原“水旱从人”,变成千里沃野,赢得“天府”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后人认为李冰功过大禹。这句话的意思是:分水堰分洪灌溉内江岷江外江3、都江堰.铁农具牛耕水利工程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封建地主农民封建社会形成各国变法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