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

ID:40279413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0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_第4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作者:《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副主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鞠文灿来源:时间:2009-10-1314:42:56阅读次【大中 小】·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我们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教材(上、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以下简称“本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关“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

2、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教材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苏教·中图版]三年级教材(上、下册)的体系结构基本一致。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上册相应编制了“我们在一起”、“成长不烦恼”、“我是一个消费者”三个单元;在下册编制了“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三

3、个单元;全书23课(上册12课,下册11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3~4课时,一册书安排37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三、教材的特色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儿童是在与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事物相互作用中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如各种工业品、农产品、交通工具等等。教材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事物的“事理”、“物理”,如我们所食用的食品是从哪里来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以期使儿童获得一定的生活常识,适应他所面对的社会生活,这是本课所要完成的任务之

4、一。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的是:这些事物都是由人创造、制作、运作的,在它们的背后都蕴藏着“人”,蕴藏着人的智慧与劳作、人的需要与情感等。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的教材,应努力挖掘出“物后之人”,要让儿童能够在见物的同时见到人,感受到其中的“人心”、“人理”(做人的道理)。如我们在“衣食之源”的一课中介绍了袁隆平,不仅提到了他所从事科学研究的经济价值,还将一个有血有肉的、近距离站在青少年儿童身边的袁隆平呈现在教材之中。在“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中,我们选择了正在参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形象以及詹天佑的事迹。这样做的目的都在于突显本教材的人文意蕴和它的道德价值。

5、我们力图在“物”与“人”的内在《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下册)教材体系结构联结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人格培养的课程任务。体现课程“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的目标。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教材向儿童展示了在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实,如家乡的变化,交通的发展,各种工业用品的出现等。教材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事实的同时,着力于揭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是有利于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会有其不利的方面?要使儿童通过具体事实的价值分析逐步把握的道理是:并不是已经存在的事实都是全然合理、全

6、然向善的,或是天然合理的、天然向善的。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如在“生活中的塑料品”中的“白色垃圾”,“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中随汽车发展而来的空气污染等等。我们认为这种价值辨析、价值选择的意识、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本课程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这样做,也使我们能把事实的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在一起。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教材要反映当代生活,这是教材的时代性所要求的,也是这门课程要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也是时代的生活)中得到发展之宗旨所规定的。为此,在编写中我们努力将能体现当代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的生

7、活内容和科技成果以儿童所能理解的方式引进教材,有的课题还让儿童去展望未来,以期儿童们能在时代气息中成长为新世纪的主人。同时我们又认为,任何人、任何生活都必定是一定历史的产物,任何事、任何物也都会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历史是割断不了的。有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年轻一代人的思维方式是横向的,他们只对处于同一时代中的“横向”(外面)世界感兴趣,而“纵向”思维方式则被认为是传统的,是“向后看的”。怎样看待表现于“空间”与“时间”上的“横向”与“纵向”?我们所期待的新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这是本教材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能

8、够以一种开放的、横向的视线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世界,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