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

ID:40286942

大小:10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30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_第1页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_第2页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_第3页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_第4页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灸地配方是怎样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天灸的配方是怎样的?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天灸的配方  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延胡索各半份,烘干磨粉,可加冰片少许。  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cm,厚约0.5cm大小饼状,正中可放少许麝香,备用。  取穴:大椎、风门(双)、肺俞(双)、定喘(双)、膏肓俞(双)。  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cm×2cm大小的姜片备用,取精细艾绒制作成底阔1cm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数壮,每次敷贴药饼前先于大椎、风门行隔姜灸,每穴灸3壮,灸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将做好的药

2、饼置于穴位上,用4cm×4cm的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于每年夏季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  在贴药期间如皮肤感觉特别疼痛者可提前取下。按时取下者,如局部水泡较大,应用消毒针筒穿破水泡、排干,局部搽龙胆紫即可。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海鲜品。7月14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独家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

3、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浅谈“冬病夏治”,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学运用。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

4、,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属阳虚类型者,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疗,它并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创新,开拓适宜病种,如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戒烟。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冬病夏治”体现了丰富的中医思维智慧   中医认为,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

5、化规律,使生命的节奏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就能延年益寿。   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顺时养生、治病、调体的原则而生,指对冬

6、季好发、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及阳气虚之体,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苏惠萍教授:“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

7、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冬季或受寒后复发加重等特点,这些病人的中医病机大都为素体阳气亏损,伏痰血瘀为病理基础;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   东直门医院的冬病夏治开展,一是辨证选药:辨舌象,分虚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选穴位;三是内外同治:三伏贴,加内服。   对于冬病夏治的内服治疗,患者、医生过去重视不够,应需提高意识,并且一定要强调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标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冬病夏治”是针对“冬病”稳定期的治疗,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意义在于减少发

8、病,减缓病情进展。因此即时效果往往不明显。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常难以坚持三年的治疗。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