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

ID:40291901

大小:21.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_第1页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_第2页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_第3页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优练习】《论美》(语文苏教九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美》培优练习本课时编写:山东德州市耀华中学韩老师一、能力拓展提升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生来就美,有些人生来就丑。比如,你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会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头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就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

2、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喜欢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表现了“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德《

3、孔雀东南飞》美,是由于它表现了“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答案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人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而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还不仅此,美虽不完

4、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1.“有些人生来就美……像一头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这几句话作者持赞同态度呢,还是持反对态度?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对“美本在物之说”作了评说,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对“美是心的产品”也作了评说,其中最重要的两句是()A.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B.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C.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D.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4.从节选的部分来看,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A.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要。B.美是心的产品。C.美与物有关,也与心有关。D.美与物无关,与心有关。5.读了本文后,联系实际,谈谈你对

6、美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挑战自我潜能6.下面两幅图片中,搔首弄姿、时尚俏皮的时髦青年和满身炮灰痛苦地呼喊着罹难战友名字的战士,哪一个更美?美在哪里?参考答案一、能力拓展提升1.作者持反对态度。第一段作者就说“在一般人看来,美

7、是物所固有的”。从下文看,作者指出“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2.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3.CD4.C5.此题为开放题,可就上文中阐释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二、挑战自我潜能6.示例一:我认为战士美。战友之间的情谊很美,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的这种爱国精神更美。示例二:几个时髦青年不仅不美,而且极其丑陋。日军曾侵略我国,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应当是我们的国耻,而她们不仅忘了国耻,竟然还穿着日本军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