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ID:40325274

大小:51.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31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_第1页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_第2页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_第3页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_第4页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是切实夯实安全基础的战略之举。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然性。1安全机制和安全意识1.1安全机制是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安全文化=个人的积极响应+机制。安全机制就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如首

2、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行为。两锦电业局针对今年城网改造的实际和防止高处坠落、人身感电等事故,制定下发了《关于城网改造工程中的安全规定》和《两锦电业局人身伤害事故防范措施》等文件。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包括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以“三铁”反“三违”,重奖重罚,安全一票否决的安全奖惩机制。这些来自生产实践的安全生产机制,是保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证供电安全的治本之举。安全机制无论多

3、少,怎样科学合理,关键在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1.2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其中,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

4、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从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发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生产环境。人是其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电力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是,首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因素。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5、2素质、事故心理和安全教育2.1提高职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质量。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和归宿点。有了素质高的职工,企业文化的品位就高,安全意识就强,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就好。在分析伤亡事故教训中,可以看到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纪守法素质,创造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正是安全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2.2必须把研究职工事故心理纳入重要位置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我国电力企业从1979年至1987

6、年统计在案的事故当中,人的因素几乎达到90%。在这些人的因素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原因,如:情感、态度、意志、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原因。也就是说是由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判断不准确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之时,必须把研究职工事故心理纳入重要位置。作业者在从事作业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业者在步入事故第9页共10页仅供参考[整理]轨道上去的时候,其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微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事故心理因素:(1)疲劳心理,心绪不宁,警觉丧失;(2)错觉心理,主观臆断,盲目操作;(3)取巧心理,“省时省力”,弄巧成拙;

7、(4)侥幸心理,违章蛮干,侥而不幸;(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贪图虚名;(6)麻痹心理,思想松懈,“撞上枪口”;(7)无知心理,一知半解,始料不及;(8)冒险心理,明知故犯,蛮干瞎干;(9)违反心理,偏执任性,发泄不满;(10)自私心理,爱财贪欲,自导祸端。除上述几点外,非理智行为的心理状态还有厌倦心理、激情心理、挫折心理、紧张心理、幻觉心理、压抑心理、注意集中于一点心理、烦燥心理、抵触心理等等。总之属于非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