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

ID:40341421

大小:103.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1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1页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2页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3页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4页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6+1高效课堂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骈文的特点2、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诵读特点学习重难点: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相关的基础知识、一、导入和导学: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2、关于作者王勃

2、(650——675),字子安,龙门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了他的“绝唱”。3、关于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特点: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平仄相对,音律和谐。多用典故,讲究藻饰。4、听课文朗诵,注意感受语句的节奏二、自主思

3、考学习内容1、默读全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瓯越()翼轸()懿范()襜帷()俨骖騑()绣闼()舸舰()黄龙之舳()出岫()鹤汀凫渚()()()遄飞()孤鹜()睇眄()()虢州()帝阍()簪笏()梓泽()叨陪鲤对()台隍()胜饯()綮戟()潦水()雕甍()云销雨霁()睢园()邺水()宗悫()命途多舛()捧袂()2、自读前三段。根据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第一段写到滕王阁了吗?那所写内容与滕王阁有何关系?洪州,这正是滕王阁所在地,作者这是从大处着笔,这正像拍电影,先给出一个大的背景。②第一段写了洪州地势的雄伟、物产的

4、珍异、人才的杰出、宾主的尊贵,你能找出具体的语句吗?③第一段中提到的徐孺、陈蕃和王勃是同时代的人吗(否)?那作者在文中写他们有何作用?(用典,是为了说明滕王阁所在的洪州人杰地灵)④试概括第一段大意。(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⑤第二段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从哪里可以看出?(“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你能对这两句话进行一个简单的赏析吗?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寒潭的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①运用对偶,句式工整,音韵和谐。②上句颜色淡雅,下句颜色

5、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可秋天景物的特征。这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⑥第三段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又一写景名句,你能从色彩、动静、方位等几方面赏析一下吗?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傍晚时分,桔红色的晚霞和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日清澈的江水与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连成一片。“落霞”是桔红色,秋水是青绿色,“长天”是蔚蓝色,色彩鲜明。“霞”“鹜”齐飞是动态的,水天一色是静态的,这是动静结合。上句是自上而下,下句是自下而上,这是方位的变化。总之,这两句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日图景。⑦试概括第二三两段的

6、大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自然人文景观。)三、激情展示(规范语言:×问题我认为是……,理由是……)四、点评精讲五、检测与反馈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C)A.徐孺(rǔ)棨(qǐ)戟  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

7、清云之志C、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D、千里逢迎天高地迥白首之心桑榆非晚【作业布置】1、背诵第1-3段2、找出4-5段中所用的典故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第四、五段的内容并背诵。2.体会文章所用典故的作用。学习重难点:体会文章所用典故的作用。【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检查背诵第1-3段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1、襟三江而带五湖2、都督阎公之雅望3、宇文新州之懿范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5、躬逢胜饯6、俨骖騑于上路7、穷岛屿之萦回8、披绣闼9、舸舰弥津10、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1、宾主尽东南之美12、千里逢迎【自主思

8、考学习内容】1、指名读第四、五段,师生正音。2、全体齐读学生自由朗读—3、根据内容思考问题:①第四段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句子,何谓“失路之人”?(不得志的人)这句表达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王勃当时并不得志。因为公元672年,王勃在做虢州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