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ID:40357599

大小:57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31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_第1页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_第2页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_第3页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_第4页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降解机理与代谢途径简述王丽复旦大学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1概述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PLA这种线型热塑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是以玉米、小麦、木薯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最初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变成乳酸,然后经过化学合成得到高纯度聚乳酸。1概述聚乳酸(PLA)分子结构式如图,其中的酯键易水解,能在体内或土壤中经微生物的作用降解生成乳酸,代谢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使用非常安全。因此聚乳酸已经被应用于医学、药学等许多方面,如用作

2、外科手术缝合线、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等等。1概述由于乳酸具有旋光性,因此对应的聚乳酸有三种:PDLA、PLLA、PDLLA(消旋)。PLLA和PDLA是部分结晶高分子,力学强度较好,常用作医用缝合线和外科矫形材料。药物控释制剂常采用PLLA和PDLLA,但更多的是使用PDLLA。PLLA的降解产物L一乳酸能被人体完全代谢,因而比D-PLA更具竞争力。2PLA体内降解PLA的水解是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现象:吸水、酯键的断裂、可溶性齐聚物的扩散和碎片的分解。降解的主要方式:本体侵蚀。2PLA的体内降解PLA材料浸入水性介质中或植人体

3、内后,首先发生材料吸水。水性介质渗入聚合物基质,导致聚合物分子链松弛,酯键开始初步水解,分子量降低,逐渐降解为低聚物。聚乳酸的端羧基(由聚合引入及降解产生)对其水解起催化作用,随着降解的进行,端羧基量增加,降解速率加快,从而产生自催化现象。内部降解快于表面降解,这归因于具端羧基的降解产物滞留于样品内,产生自加速效应。2PLA的体内降解随着降解进行,材料内部会有越来越多的羧基加速内部材料的降解,进一步增大内外差异。当内部材料完全转变成可溶性齐聚物并溶解在水性介质中时,就会形成表面由没有完全降解的高聚物组成的中空结构。进一步降解才使低

4、聚物水解为小分子,最后溶解在水性介质中。2PLA的体内降解整个溶蚀过程是由不溶于水的固体变成水溶性物质。宏观上是材料整体结构破坏,体积变小,逐渐变为碎片,最后完全溶解并被人体吸收或排出体外;微观上是聚合物大分子链发生化学分解,如分子量变小、分子链断开和侧链断裂等,变为水溶性的小分子而进入体液,被细胞吞噬并被转化和代谢。3PLA的体外降解聚乳酸的分解有两个阶段:经水解反应分解之后再靠微生物分解。在自然环境中首先发生水解,通过主链上不稳定的酯键水解而成低聚物,然后,微生物进入组织物内,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堆肥的条件下(高温和高湿

5、度),水解反应可轻易完成,分解的速度也较快。在不容易产生水解反应的环境下,分解过程是循序渐进的。3PLA的体外降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聚乳酸可以被多种微生物降解。如镰刀酶念珠菌,青霉菌,腐殖菌等。不同细菌对不同构形的聚乳酸的降解情况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镰刀酶念珠菌、青霉菌都可以完全吸收D,L乳酸,部分还可以吸收可溶的聚乳酸低聚物。4降解影响因素(1)pH值酸或碱都能催化PLA水解。聚乳酸在碱性条件下降解速率>酸性条件下降解速率>中性条件下降解速率。4降解影响因素(2)结晶度降解过程总是从无定形区到结晶区.这是由于结晶区分

6、子链段堆积紧密,水不容易渗透进去。先渗入无定型区,导致酯键的断裂,当大部分无定型区已降解时,才由边缘向结晶区的中心开始降解。在无定型区水解过程中,生成立构规整的低分子物质,结晶度增大,延缓了进一步水解的进行4降解影响因素(3)分子量及分子量的分布分子量与降解速率成反比。分子量越大,聚合物的结构越紧密,内部的酯键越不容易断裂;而且,分子量越大,经降解所得的链段越长,不易溶于水中,产生的水和氢正离子越少,使pH值下降缓慢,这也是其降解速率比低分子量聚乳酸的低的原因之一。对于平均分子量相同的聚合物来说,分子量分布越宽,降解速率越快。这是

7、因为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先分解后,环境pH值由中性向酸性转变,从而加快了降解速度。4降解影响因素(4)立构规整性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降解速率为PDLA(PLLA)

8、径乳酸(C3H6O3)的消除乳酸大量存在时,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丧失,尤其是固有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轻则代谢紊乱,重则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内必须消除乳酸。5生物体吸收代谢的途径5.1直接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骨骼肌、心肌或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