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

ID:40357823

大小:843.8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7-31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_第1页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_第2页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_第3页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_第4页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_第5页
资源描述:

《- 心如晴空 明 奘 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如晴空目录第一部分什么是禅修?禅修是解决烦恼的修行方法之一。禅修是对治我们身心的药,是一场身和心的对话。禅定的修行是自证法,不是间接比量的。第二部分禅修的前方便禅修应该具备的条件。禅修应该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附:五戒的现实意义及行法。第三部分禅修的心法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在身心对话中,不要让心流离失所。其实禅修的结果是原本就存在的。在破除对自我执取的状态下去禅修。第四部分禅修的方法与障碍禅修的方法。禅修的障碍。对治昏沉和掉举。附录一:分享慈悲的禅修。附录二:利用眼根、耳根的禅修。附录三:行走的禅修。第五部分什么是禅?直接,禅超越了“距离”。不二,禅超越了“对立”

2、。怎样进入禅?包容,禅者的人际关系。佛教的禅修观禅修者的对话在这里写一本关于佛教禅修观的书,或者说要“开示”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好象有些累呢,还是习惯和大家聊天交流,可是当你面对书本纸张的时候,我又不知道你是不是开口,我如何知道你的问题、疑惑和想法?如果说现在我不知道的话,那么你自己知道吗?所以我多么希望我们交流式的说出想法,那可以碰撞出一些灵感来。希望这些灵感,不是象诗人写诗时瞬息流过的一个浪漫,而是我们真正在禅的内在体验上,有那么一点点经历。哦!原来你刚才也在修行,也在做,但是总有一个东西好象没有被捅破一样,我们来交流这样的体验,越多越好,希望我们通过这本书聊天,有这样一种效果……第一

3、部分什么是禅修?禅修是解决烦恼的修行方法之一。烦恼是大家都有的,我们修行来解决它,禅修是其中的方法。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你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生活,你可以选择普通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另类的生活,但是你无法选择一个没有烦恼的状态。也就是说烦恼具有普遍性、共通性,它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要解决这些烦恼,禅修是一种有效的修行方法。如果没有智慧的修行,我们就总是向外寻求烦恼的起因。在生活中,作为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常常习惯性地来认知烦恼。比如说,某某不听我的话——所以他会让我烦恼,那么我为了快乐,某某就必须听我的话,这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模式。我们不开心了,经历了不开心的过程

4、,我们认为在我们经历这个过程之前,有一个原初的因,我们忽略了不开心的过程,总是向外推寻这个不开心的因。如果没有智慧的修行,我们也常常习惯性地来对待烦恼。在生活中,作为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常常习惯性地来对待烦恼。比如说,我们干了很重的体力活——干完了满头大汗、满脸灰尘,这时再去照镜子,镜子里面的我也变得披头散发、满脸污垢、满身污浊汗水。然后我们就认为我真的很糟糕,糟糕到很污浊、很不干净了。然后我们努力地想粉碎镜子里那个“污浊的我”让他消失。我们做得到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根本做不到。但是我们经常这样做。这里有了一个“我”,而且已经很愤怒,或者有了一个“我”,而且已经很躁动……这时我们总是想把

5、那个已经愤怒或躁动的我平静下来,我们总是在那个地方去用功,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思维。那么还有另外一类人,好象比较聪明一点,他会想,“哦,我很脏,是因为这面镜子”,然后用力擦镜子,努力让镜子尽量光洁,但是即使镜子很干净了,但镜子里面那个有相的我,有没有干净一点呢?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我们忽视了真正的我。所以说一切禅修的修行基础,在我们自己,特别是,在我们的心。禅修是对治我们身心的药,是一场身和心的对话。“闻、思、修”的智慧中,闻和思慧基本上只对治认识层面的烦恼。佛法将智慧分成“闻、思、修”这样不同的层面。佛法也将我们内心的痛苦,分成一百零八个烦恼。闻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我们读来、听

6、来、看来,和通过思维道理而获得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这些听闻和思维而来的智慧,能熄灭、止息的烦恼,它的种类是很有限的。比如说我们或许会认为某座山是个实体,它永远不变化,但是春来百花开,秋来枯叶落,冬来白雪覆盖……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别人的劝说,感受到这个山虽然看起来不动,但它随时生灭变化,我们能因此改变原来的错误看法,能够断了这个见上的烦恼。又比如说,我们可能并不了解生命有多层面、多维度的这个事实,但是我可以通过思维一些道理来解决,别人也会来劝说我,既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能量是守恒的,那么物质又是生灭变化的,那这些能量转移到哪里去了,它必然有一个载体,或许为人,或许为昆虫,或许为走兽,或

7、许为鱼类……这样通过思维,我想可能是多层面的,这样解决了一部分生命中的疑惑和烦恼。——这些问题,都是认识层面上的,通过闻和思慧,比较容易解决认识层面上的烦恼。修所得慧,能够帮助我们对治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烦恼可以分为贪、嗔、痴、慢、疑。除了上面说的,因为在认知层面上有所缺乏,而带来的烦恼以外,剩下的另一种烦恼,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们。贪比如说,我特别地喜欢某一种东西,因此我们不愿意失去或者改变它,特别执着地追求它,这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