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

ID:40358577

大小:1.1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31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_第1页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_第2页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_第3页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_第4页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5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谈话,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什么是文化“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

2、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什么是文化“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字的引申: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一、什么是文化“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字的引申: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

3、行之义一、什么是文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一、什么是文化西语文化:culture(cult):耕作、开垦、开发、开化(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动利用)。一、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二、文化为什么重要?1.安顿人的心灵。(文化带来精神的安全和舒适,提供精神家园)现代人的焦虑:自然生态危机: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社会生态危机:社会

4、情感消亡;家庭情感消亡;精神沦丧二、文化为什么重要?1.安顿人的心灵。(文化带来精神的安全和舒适,提供精神家园)我们今天越来越富有,但却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什么是幸福?)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幸福”生活,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去追求?二、文化为什么重要?2.延续民族命脉(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标识)。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二、文化为什么重要?3.塑造价值观、提供凝聚力(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坐标和前进方向)。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

5、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二、文化为什么重要?4.决定未来世界格局。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儒家文化是未来文明冲突中最需要警惕的文明,中国文明将对世界构成挑战。《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三、当前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1、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成为最显著趋势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交流和融合历来是文化生成和进步的主要路径之一。历程:代步牲畜的驯养—航海技术的发明—机械、电报电话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途径:贸易、传教、战争。2、文化的大冲突日益尖锐★这些冲突以东西文化的冲突、不同宗教文化的冲突、异质民族

6、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为主线。★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和重要表现形式3、西强东弱是当今世界文化格局的主要特点所谓“文化格局”,是指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较为稳定的结构和力量对比。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世纪全球文化的总体格局仍将是“西强他弱”或“西强东弱”,我们的文化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防守的地位。4、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不悖文化的全球化,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

7、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4、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不悖文化的多元化则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各个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根源于自身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得到尊崇,各个民族都在追求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或者独特身份。四、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第一,价值体系倾斜日益严重。(1)我国已进入“世俗化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市场社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